A股IPO過會率創十年新低

本週二的IPO上會審核結果已經出爐,就差臨門一腳時,廈門縱橫集團選擇了臨陣退縮,在IPO上會審核前一夜撤回申報材料,奧美醫療只好上演獨自闖關,結果順利過會,實現本週IPO通過率100%。

隨著奧美醫療的成功過會,本週再無IPO發審會安排,至此,2018年度企業首發過會家數定格在111家。緊接著A股市場2018年度IPO大數據也新鮮出爐。

作為首屆大發審委履職的首個完整年度,2018年A股IPO企業上會199家(包含取消審核、暫緩表決和二次上會情況),過會率55.78%,否決率29.65%。過會率創下歷史新低,同時,2018年登陸滬深兩市的企業數量也只有103家,除去IPO停擺的2013年外,這一數據同樣為近十年來最低。

2017年,發審委共審核了474家上市公司的IPO申請,380家通過審核、8家暫緩表決、86家未通過審核,整體通過率80.17%。而2018年過會業數量還不到去年的3成。

2018年,各省IPO通過數前5名分別是:江蘇省通過22家,浙江省通過20家,廣東省通過17家,上海市通過9家,北京市通過7家,湖北省7家,山東省通過6家。山西、吉林、黑龍江、甘肅、青海5省2018年一家IPO企業都沒有。山東過會的6家企業全部來自青島市。

數量雖少,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強化IPO審核,儘量把劣質企業阻擋在A股大門外,這反而體現了A股市場的一大進步。

從行業角度看,2018年技術硬件與設備成為融資規模最大的行業,且隨著一批“高端製造”企業成功上市,“新經濟”成為A股新特徵。儘管2018年IPO市場通過率低,上市企業數量偏少,但單個企業融資規模卻較往年增加,這一方面意味著在從嚴審核的趨勢下,IPO堰塞湖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資本市場支援實體經濟,助力宏觀經濟轉型的效應正在凸顯。這一系列新的特徵,也有望在2019年A股的IPO市場得到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