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雞鴨名家》:運氣不好,可能是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

最近在刷《汪曾祺自選集》,據說是汪老自己篩選的一些篇目出成的書,既然是自己選的,想必一定是最得意或者最具有代表性的,也自然是最值得看的。

書裡有部分散文,極少的詩,和大量的小說,想必汪老還是最喜歡自己的小說,而他的小說也確實更像他,很隨性,很自然,娓娓道來,不特意為了講明某種道理,更像是單純為了講一個故事,而所謂道理,無非是讀者讀來吃飽了撐著去思考的時候,思考出來的附帶品。

《雞鴨名家》算是這樣一篇,雖然在汪老的眾多小說作品裡,它算不上新奇,但隱隱約約能讓人悟出點東西來,還有一種特別的情緒在。

汪曾祺《雞鴨名家》:運氣不好,可能是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

這一篇寫得很有意思,從一個問句開始,“那兩個老人是誰”,一個問話穿插了全文,由它引著,一點點引出雞鴨,引出雞鴨背後的老人,和兩個老人不同的人生走向,輕描淡寫的,像是為了回答一個問題,但回答的過程,卻用上了兩個老人的一生。仔細品來,雖文筆間不著風雨,卻讓人心生寒顫,從頭涼到了腳尖。

這一篇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有兩個人,一個跟著雞,一個跟著鴨,一個熟通炕雞,一個熟通趕鴨,都是行業裡的行家,但他們過得卻是完全不同的日子。養雞的吃穿不愁,甚是搶手,有個不錯的僱主,幫他計劃好了餘生;養鴨的人吃了上頓沒下頓,放棄了自己的營生,每天泡在牌局裡,沒錢壓注,只能看著別人打。

汪曾祺《雞鴨名家》:運氣不好,可能是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

同樣是兩個技藝嫻熟的能人,為什麼命運差距卻如此之大,汪老在故事裡直接給了一個很表面的答案:養鴨的人運氣不好。因為運氣不好,雖有著一身的本領,卻總攤上倒黴事,鴨總是無緣無故得瘟而死,得了就都死了,死了就剩下他一個,他一人趕著一群鴨子走了,然後又孤零零地一個人回來了,回來了再趕去,趕去的又死了。久而久之,他決定不再養鴨了。不再養鴨了,所以他從一個手藝人,變成了一個廢人。

而養雞的人卻沒有他這樣慘,養雞的人也會碰到雞瘟,但汪老在書裡說,雞瘟發了還是有救的,是能夠制止住的,不像鴨,鴨子一個搖頭,緊接著就全都搖頭了,控也控制不住。說到這的時候,想必知道了,養鴨的人運氣不好,因為他養的是鴨,鴨得了瘟控制不住,所以他的鴨都死了。

汪曾祺《雞鴨名家》:運氣不好,可能是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

這其實很能說明問題的,我們也經常會遇到,時不時地就說,自己運氣不好。運氣不好有的時候並不能責怪於運氣本身,也許只是我們選的那條路比別人難走了一點而已。因為難走,就總遇上溝溝坎坎,有些溝溝坎坎還算小,跌倒了爬起來繼續走就是,有些溝溝坎坎過不去,就像養鴨的人,鴨都死了,坎過不去了,這條路對於他來說,是不通的了。

所以當我們再覺得自己運氣比別人差的時候,倒不如去想一想,這條路到底適不適合自己,走下去的希望還大不大,如果已經堅持不下去了,還不調整方向,還要怪罪於運氣或者單純地寄希望於運氣,那到了最後,也許,鴨就都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