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有趣的靈魂,不會老

人變老,並非始於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髮。

而是始於靈魂老去的那個瞬間。


只有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才能活成不怕老、不會老的人。

世間有趣的靈魂很多,汪曾祺就是其中一個。


有趣的靈魂,寵辱不驚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

有趣的靈魂不會老,不是因為生活沒煩惱。

而是縱使在雞毛蒜皮中苟且,依然可以不顯於人前、不困於內心。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汪曾祺:有趣的靈魂,不會老

作為從困難年代走過來的人,汪曾祺最擅長的就是苦中作樂。

被下放到農村勞動時,他曾接到上級領導交代的任務:

讓這位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去田間地頭給馬鈴薯,也就是土豆畫“族譜”。


對待這麼一項工作,汪老心態卻很好。

他每天一早起來,走進土豆田裡,東邊掐幾把花,西邊薅幾片葉子。

回屋把這些“樣本”插進玻璃杯裡,對著它們就開始畫。


等花謝了,地底的土豆也就跟著成熟了。

這才是汪老最喜歡的環節——畫土豆。


汪曾祺曾在作品中回憶這段經歷:“每畫完一種,我就把它放進牛糞裡烤烤,然後吃掉。”

末了他還不忘樂呵呵地“炫耀”:“全中國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種馬鈴薯的人,大概不多!”貳


汪曾祺:有趣的靈魂,不會老

有趣的靈魂,熱愛生活

汪曾祺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但很多喜愛他的人,更樂意叫他老頑童、老小孩兒。

他愛寫、愛畫、愛吃、愛玩,也愛飲酒。

喝起酒來,絕不小口咂摸滋味兒,而是仰頭痛飲。


他還酷愛唱戲,年輕時找到機會就要亮亮嗓子,

後來上了年紀被迫放棄,自稱是因為“牙齒掉光,撒風漏氣”。


現如今,很難再找到像汪老這樣熱愛生活的人。

人在老去以後,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忱,是件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

這並非是不知老、不服老,而是歷經幾度風雨後,才能達到的對生命的領悟和尊重。


熱愛生活的人,善於發現生活的美好,從中尋找到人生的樂趣。

熱愛生活的人,即使眼前的路被陰霾籠罩,依然能勇敢地撥開迷霧,去尋找詩和遠方。

熱愛生活的人,能把平淡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再苦悶的日子,也能打從心底裡笑出聲。

熱愛生活的人,能讓枯燥的生活開出花,即使身陷家長裡短、柴米油鹽,也能把每個平淡無奇的日子,都過得熠熠生輝。


挑幾桶水,澆幾塊地;栽幾株花,養幾尾魚。


你很快就會發現:

水有水的快樂,土有土的快樂;

花有花的快樂,魚有魚的快樂。

用數十年來增長的見識、積累的眼界去看世俗紅塵,

看到的依舊是紅紅火火、五光十色的熱鬧人間。

始終用一雙滿懷期待的眼去看世界,

內心將會永遠歡騰,永遠充滿驚喜。


汪曾祺:有趣的靈魂,不會老

賈平凹曾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活得有趣,自然也就活得幸福、快樂。

活得有趣,與年齡、性別無關,與貧富、美醜無關,與學歷、能力無關,只與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有關。做個有趣的靈魂,不懼老之將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