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谈“还岛”陷入僵局,安倍本想流芳千古,如今恐成日本“千古罪人”

<strong>韦进深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与以往历次会晤一样,关于日本与俄罗斯领土争端问题与缔结和平条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安倍启程之前,日本国内关于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归还”日本的讨论就已热烈。

然而,从历次日俄高峰会谈看,“还岛”一事对日本来说可能仍是镜中花、水中月。且不论结果如何,安倍外交发力,拟在日俄关系问题上实现突破,留下外交遗产是其主要考量。

日俄谈“还岛”陷入僵局,安倍本想流芳千古,如今恐成日本“千古罪人”

2018年9月20日,安倍晋三第三次成功连任自民党总裁,不出意外,安倍将成为日本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对于安倍来说,仅仅成为“任期最长”的首相并不是其最大的政治抱负,“最成功”的首相才是其最终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安倍努力在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诸多领域实现突破。从安倍执政的实践来看,经济和外交领域也许是最能打上安倍烙印,留下“政治遗产”的地方。

在经济领域,安倍政权的主要目标是实施稳妥有效的经济政策,提振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为此,安倍力推“安倍经济学”,试图一举扭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时好时坏”的局面。在外交领域,安倍政府试图实施改革性的外交政策,突破若干传统外交瓶颈,包括在日俄关系、日朝关系实现突破。

自去年新加坡会晤后,安倍明显加快了外交的力度与速度。原因在于在新加坡的会谈中,日俄双方一致同意以1956年《苏日共同宣言》为基础,加速缔结和平条约的谈判。

日俄谈“还岛”陷入僵局,安倍本想流芳千古,如今恐成日本“千古罪人”

而众所周知,共同宣言提出了苏联将“向日本移交四岛中的色丹和齿舞岛”,只是由于日本坚持四岛一同归还而未果。新加坡会晤再次确认了以共同宣言为基础,日本看到了打破僵局,实现日俄关系突破的机会。

然而,在“还岛”和“缔约”问题上,安倍想要取得突破,留下外交遗产,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

首先是日本和俄罗斯对还岛和缔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认知上的分歧。日本坚持先“还岛”后缔约,还岛是缔约的前提和条件。俄罗斯则认为岛屿主权属俄不容质疑,缔约后可谈岛屿的开发与合作。

换句话说,日本认为“还岛”与缔约必须挂钩,不还岛就不可能缔结和约。俄罗斯则认为“移交”四岛中的两岛并不意味让出俄罗斯的主权,承认俄罗斯对四岛的主权是“移交”两岛的前提,是俄罗斯为缔结和约而做出的让步,显示了俄罗斯的“诚意”。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提出双方存在“重大分歧,”第一步是日本要全面承认二战结果,包括俄在南千岛群岛上的主权。这种根本分歧很难通过几次领导人会晤而消弭。

其次是日俄双方的民意和国内舆论对两国政府形成掣肘。对于安倍而言,如果在任内解决“还岛”和缔约问题,无疑将是重大的外交遗产。但如果处理失当,安倍就将成为日本的“千古罪人”。

日俄谈“还岛”陷入僵局,安倍本想流芳千古,如今恐成日本“千古罪人”

北方四岛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日俄两国政府很难拿出一个两国民意都支持的折中方案。当初日本政府之所以拒绝苏联归还“两岛”,担心失去民意支持是其重要考量。

今天的安倍政府,尚未能提出令国内民众满意的方案。而对于俄罗斯民众来说,早在安倍抵俄之前而发生的抗议示威活动,为安倍的莫斯科之行笼下了阴影。

不管怎样,日俄双方领导人加强合作、发展双边关系的意愿仍然存在。对俄罗斯来说,以缔结和约为前提,发展日俄关系,加强经济合作,尤其是在远东地区开发问题上吸引日本投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考量。

而对日本而言,以经济合作、发展日俄关系来推动北方四岛问题的解决,比还岛问题陷入僵局更符合日本利益。在此情况下,日俄双方有了加强互动和交往的基础。至于能否在双边关系上实现突破,最终取决于日俄双方的博弈与合作。

但整体而言,安倍想要实现“归还四岛”的外交突破来以此留下“遗产”,短时间内没有可能。(责任编辑:唐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