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賺大錢的距離,只差三層飢餓營銷

<strong>飢餓營銷,是當前炙手可熱的營銷手段之一。

<strong>它主要運用於產品或者服務的商業推廣,通過調整產量,製造出"供不應求"的假象,達到維護產品形象,保持較高利潤、品牌熱度等目的的策略。

雖然很多人都清楚概念,甚至可能還參與策劃過飢餓營銷,但效果卻不一定能達到預期設想。摩天之星發現,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方法不對。

通常,大家在進行飢餓營銷時,會採取限量供應的方法,讓用戶保持"飢餓"的狀態。但簡單地將飢餓營銷與限量供應對等,就犯了理解淺顯、偷換概念的錯誤。

因為<strong>真正的飢餓營銷,是藉助了限量供應的表象,打開底層隱藏的三個隱形戰場,這恰恰是最為重要、最為關鍵之所在。

你與賺大錢的距離,只差三層飢餓營銷

<strong>第一層

<strong>飢餓營銷,利用的是稀缺效應,即是物以稀為貴的心理表現。這也是為什麼限量會被瘋狂搶購的重要原因。

1975年,社會心理學家斯蒂芬·沃切爾主導參與了一個實驗:將同樣的餅乾分給兩撥參與實驗的人品嚐,一撥人得到了10塊,而另一撥僅2塊。

實驗結果表明,得到2塊的參與者認為自己吃到的餅乾更美味,並給出了高於得到10塊餅乾的參與者的品嚐評價。

<strong>得到的越少,機會越少,價值和吸引力便會隨之提高。當這個理念運用到商業領域,令產品開始限量供應之後,消費者對產品的價值感知也會明顯提高。

以上這部分,便是大眾認知中的飢餓營銷。這是正確的,但也是表面的,因為飢餓營銷遠遠不止於此。

<strong>第二層

如果實驗止步於此,或許對斯蒂芬·沃切爾研究社會心理就不會有太大的意義。

因此,故事接下來是這樣發展的:實驗更進了一步。同樣將餅乾分發給兩撥參與實驗的人,第一批人吃的是裝有10塊餅乾罐子裡的餅乾,而另一批人則要吃裝有2塊罐子裡的。然而,在他們品嚐之前,餅乾罐子被工作人員回收了,並從對方那組的餅乾罐子裡取出餅乾進行分發。

簡而言之,即是參與者們同時看到了兩個罐子,且雙方吃到的和看到的不一樣。

最終結果表明,第一批人對小餅乾的評價更高。這是因為<strong>當產品從充足到稀缺這個過程中,人的心理產生了比持續稀缺更加明顯的正面反應。

因此比起長期稀缺,令人麻木,不如讓人體會衰減的過程,或是得而復失的過程。這就是飢餓營銷的第二層境界,有了中間這個過程,營銷的效果自然會比第一層的好些。

<strong>第三層

當然,飢餓營銷還能更上一層樓。同樣還是了不起的餅乾實驗。

在進行完對調餅乾之後,工作人員分別對兩撥參與實驗的人解釋原因。一部分人得到的理由是:發錯了。而另一部分人得到的理由是:餅乾不夠分,所以更換了一罐少一點的。

結果表明,後者對餅乾的評價更高。也即是說,當他們認識到有人與他們競爭餅乾所有權時,餅乾更具備吸引力。

同理,<strong>在飢餓營銷加入了衰減過程體驗之後,還必須要讓消費者意識到這個得而復失的產品,是需要爭奪的,才能真正讓產品的價值和吸引力最大化。

<strong>對於真正懂得飢餓營銷內核的人而言,關鍵並不是控制"餅乾"的多與少,而是<strong>控制消費者的心理,讓他們體驗"衰減"和"爭奪"。

在消費者的腦海中,設計出一個相互"爭奪"的隱形戰場,你就能拿下飢餓營銷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

最後,摩天之星想跟各位分享一個<strong>最擅長做飢餓營銷的公司的案例:蘋果。

自蘋果產品火爆以來,全球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各種"近期沒貨"告示了。他們會去蘋果授權經銷商處體驗產品,再去運營商處以加價搶購的方式購得手機。

其實,這就是蘋果玩的"限量銷售"的飢餓營銷策略。整套流程情節緊湊,正是一出精心設計的商業大片。

據觀察,蘋果的產品上線時,會呈現出獨特的傳播曲線:發佈會—上市日期公佈—等待—上市新聞報道—通宵排隊—正式開賣—全線缺貨—黃牛漲價。

以上流程使得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一步步加速。據卸任的蘋果高管JohnMartellaro介紹,蘋果始終堅持執行一項營銷策略,即有計劃、有目的地放出未發佈新產品的信息。

其實仔細分析,蘋果的案例同樣可以遵照上述的三個層次。摩天之星相信,玩轉了這種套路,飢餓營銷便不再是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