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記憶:西南城角上消失的八角樓

西南城角的城牆上,曾有一座三層的八角形角樓,過去也是高大巍峨,雕樑畫棟,如今其遺留的地基還能看出來。

八角樓也有人稱八卦樓,西南城角下面不遠處有一條巷子就叫八卦樓,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還弄不清,八個角有八面來風、八方來儀的內蘊在內。

角樓修在城牆四個拐角,故名角樓,作用是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輔助城門觀察和防禦四面外來之敵。從西安城牆已修復的角樓看,東南、西北、東北三個角,樣式都為二層四角。西南城角沒有修復,從地基上看是八角形。但為什麼是三層八角呢?這應該和圓弧形城角角臺配套有關係。

古城記憶:西南城角上消失的八角樓

我們家生活在西安城牆下長達五十多年,搬了幾個地方,轉來轉去,就在西南城角這一塊。 我記得西南城角的八角樓好像一直到“文革”中還存在,只是被拆毀得只剩下木架子,依然屹立,八方四面皆透風,之後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徹底消失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我們上城牆,經常爬上這隻剩下木架子的八角樓,順木柱攀援而上,坐在樓的二層或三層上望遠,我有時還拿著口琴,坐在這樓架子上練習吹奏呢,我的音樂啟蒙可以說就在此時。尤其是炎炎夏日的夜晚,城牆磚上還散發著白日積攢下的熱氣,熱烘烘地烤人,而在這三層高的只有骨架的角樓上乘涼,幾個同學諞閒傳,有悅耳清脆的口琴聲伴奏,還是很愜意的。

記得我上小學四年級的1959年吧,也不知是為拆城牆上的磚,還是朝上運城磚沙土修補城牆,工人們在這角樓的幾根大柱子上捆了兩條鋼索,拉到城牆下,鋼索上滑輪吊的大竹筐,靠一臺手動絞車牽引上上下下。我們幾個淘氣同學趁沒人之時就一個個輪換著坐進竹筐,手拉著滑輪朝城牆下滑,全然不顧那麼高飛速滑行的驚險和摔跟頭的狼狽,玩得不亦樂乎。

古城記憶:西南城角上消失的八角樓

我膽子本來很小,是被幾個同學逼上竹筐的,手剛抓住滑輪下面的繩,就被他們用力推下,我屏住氣,穩住神,落地時從竹筐中滾到沙堆上,還算敏捷,毫髮未傷。這可是人生經歷的第一次冒險了,從此一發不可收。後來有過從二三丈高壕溝朝下跳、從水道爬城牆、更從城牆外突出的三角稜子上爬城牆的經歷。

這角樓在城牆地面下好像還有一層,我們小夥伴中曾有人鑽下去玩過,中間好像有一塊大石板,聽人說能轉動。裡邊空間不小,和塔底的地宮有點相似。據我住南馬道巷同學張振榮的父親回憶,民國時有人在這角樓上舉辦過珠寶、玉器、字畫展覽,吸引不少達官貴人從馬道登城參觀。還說老百姓也把這樓稱為亮寶樓呢!無論真假,看來,此樓也曾風光一時,留下了很多美麗傳說。

有幸的是,我在今年西安城牆歷史文化研究會創辦的第一期《城牆》刊物,即創刊號上,發現了一幅攝於清末的西南城角頂上有八角樓的老照片,讓我終於能一睹它的真容。有此實物佐證,看來前邊我所聽聞的皆非虛傳。而我可能也成了不多的幾位與這座八角樓親密接觸過的老西安人了。

古城記憶:西南城角上消失的八角樓

西南城角八角樓地基 。照片由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提供

古城記憶:西南城角上消失的八角樓

西南城角上的八角樓 (遠處是西門城樓)照片由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