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說到禪師,小夥伴們會想到什麼?一位智慧出眾,妙語連珠的高僧?抑或是一位機鋒猛利,令人感到頗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怪咖?

禪風君今天打算為大家介紹一位很別緻的禪師。她既不會說出妙語連珠舌燦蓮花的開示,也不會給人當頭棒喝的猛利機鋒,但是在她平實質樸的生活點滴裡,卻能讓人感受到自在的禪意。

這位禪師究竟是誰呢?她就是<strong>住錫在東方山紫竹林彌陀寺的比丘尼指淨法師。80餘年出家生涯,只持一句佛號,卻把生活和禪修打成了一片,以自己的人生詮釋了禪。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strong>她為念佛而來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指淨法師出家的道場東方山弘化禪寺


1924年的某一個清晨,湖北鄂州市汀祖劉家畈村還沉浸在睡夢中,一戶在當地還算殷實的小院卻不如平時那樣安靜,即便只是一位女嬰的誕生,也讓這個人丁單薄的家庭倍感歡欣。

身為大學教授的劉先生,高興極了,整天整夜守著這個不哭不鬧,乖巧可人的女嬰,為她取名劉詩慧。他甚至想著,一定要為她讀詩,教她寫字,希望她將來是如詩一般,外秀慧中的女子。

然而,這位大學教授父親,並沒有來得及實施自己的計劃——劉家男丁一向身體羸弱,到他這裡,也是一樣。在劉詩慧很小的時候,劉教授就去世了。

父親去世,劉詩慧沒有了父親的疼愛,家中也少了重要的經濟支撐,沒了支撐的家庭,日漸飄搖。很快,她們家成了村裡最清苦的人家。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好在,父親在世時,信佛的母親樂善好施,到了他們也一貧如洗的時候,鄉親們常常送些吃的,照顧著他們,這一家人才勉強度日。

因為母親吃齋唸佛,劉詩慧似乎自孃胎時期就受影響。出生後,母親時時念“南無阿彌陀佛”,她便安安靜靜地聽著,沒吃沒喝,也不哭不鬧。<strong>只要能聽到“南無阿彌陀佛”,她就能安靜地待一整天。

到了會說話的時候,她也跟著母親念“南無阿彌陀佛”。起床念、走路念,沒事做的時候念,有事做的時候也念,做飯的時候念,洗衣服的時候念,打柴的時候念,挑水的時候念。<strong>除了睡覺吃飯,她的世界就只剩唸佛。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有人問:“你怎麼就唸阿彌陀佛?”

她說:“我不識字呀,就唸‘南無阿彌陀佛’。”

她信佛唸佛,祈願脫離輪迴,往生淨土。

父親去世,家中人丁單薄,成家後的哥哥英年早逝,留下孤苦伶仃的侄女需要照顧,還有年邁的母親……

但這一切對於劉詩慧來說,不過是無常人生的平常,她依然像小孩子時候一樣,<strong>平淡地接受一切,承擔一切。

<strong>在唸佛中安於簡陋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劉詩慧19歲時,母親去世了。安葬母親後,她毅然來到東方山弘化禪寺,禮師常樂法師正式出家。從此,世上再無劉詩慧,她是指淨法師,是一心念佛的出家人。

剛出家的時候,弘化禪寺三房未分,她便住在西房,西房是木質結構,她住的樓下房間幾乎沒有光線,比出家前的家裡條件更加簡陋。出家人也不多。這些都左右不了法師的信念。

每天凌晨,寺院僧眾還未起來,她就早早開始打掃寺院,燒火、做飯、出坡種菜……到了晚上就回沒有一絲光,陰暗潮溼的房間,依舊堅守老實唸佛,青燈古佛相伴,白天黑夜,那句“南無阿彌陀佛”從未間斷。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指淨法師住錫的東方山紫竹林彌陀寺


上世紀八十年代,指淨法師來到離弘化禪寺不遠的彌陀寺。當時的彌陀寺,只是一個一連三間的茅庵。指淨法師依然平靜地接受,還是那句“南無阿彌陀佛”伴著她,從早到晚。

直到1990年,因為她一心念佛,待人和善,受到山下,以及鄂州信眾的信任,她才在常樂老和尚的支持下,重建彌陀寺,有了殿堂、客房、寮房。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而她自己住在殿內左側的一間狹小屋內。臥室靠山,終年潮溼,牆上到處是黴菌,她的生活依然是清苦的。有人說,你就不能住得好些?她還是那句話:<strong>“說果多話(這麼多話),不如唸佛去。”

這位95歲高齡的老法師不僅見證東方山近代以來的滄桑變化,她的一生也歷經了種種苦難,卻仍保持孩子時的樣子,初心不改,如此明澈。她的方式簡單,簡單到我們難以企及——一心念佛,無論何時何地!

<strong>她是一尊靜靜的雕塑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住持彌陀寺數十年,她沒有舉行過任何法事活動,她,帶著她的徒弟、信眾只做最簡單的事——<strong>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除了吃飯、睡覺,唸佛,世間瑣事與己無關。

也因為這樣,指淨法師的徒弟不是很多,香客一直就有,但也就那麼幾位,彌陀寺也就更加清淨了。

東方山附近很多人都知道指淨法師,人們一邊儘量不打擾她的清淨,一邊又時不時地為她送些吃的、用的。大家想的就是希望她能好好的,人們瞭解她的清苦,理解她的專注,她也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正慈大和尚也常常去看她;智維法師逢年過節給彌陀寺送米送油;法藏寺的監院頭智法師總會張羅著給法師送來一些吃食、蔬菜、生活必需品。

他們都知道她不多話,也不做過多打擾,問候到了,就離開了,離開的人,心中對老法師除了敬重,還有深深的牽掛。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正慈大和尚這樣評價她:她們就像一尊靜靜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陰,靜靜地走過,是那樣安寧……雖然是弱女子,但她們對信仰的堅定不移令人心生敬畏。

人們說:“她此生只為修行而來。”也有人說:“她總說自己不懂禪,不會修禪,其實她已經修得很好了。<strong>誰能有她這樣的清澈,這樣明瞭的人生?”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禪風君想說,信仰真正的力量,可能不是讓你升官發財,而是讓你心情平靜地看待周遭的一切。榮華也好,落魄也罷,世間的苦樂都不再足以讓你掛懷。唯有這一聲佛號,是內心安止的地方。

而心安處,才是故鄉。


此生只為修行而來!這位95歲高齡的比丘尼如何用一生詮釋信仰


文章由禪風網整理自《正信》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