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帶銀川西夏區掀開京銀教育合作新篇章

北京海淀區帶銀川西夏區掀開京銀教育合作新篇章


11月28日,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與西夏區政府在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舉行教育合作簽約儀式,雙方簽訂《北京市海淀區教委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政府教育合作協議》《北京市海淀區與銀川市西夏區教育合作2018-2019年行動計劃》。同時,北京市中關村中學與銀川市中關村中學將簽訂《北京市中關村中學與銀川市中關村中學結對共建協議》《北京市中關村中學銀川市中關村中學結對共建2018-2019年行動計劃》。這標誌著“首都帶首府海淀帶西夏”教育合作邁出新的步伐。

【達成共識】穿越1100多公里教育合作

與西夏區相距1100多公里的海淀區,既是全國知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大區,也是全國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駐有30多所知名高校、6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以及200多家科研機構。

為落實北京市教委和銀川市人民政府《教育合作框架協議》,去年1月,西夏區教育考察團前往海淀區七一小學等5所學校,就學區化管理、共同體學校和聯盟學校等方面的做法及先進經驗,學校課程建設、教育科研與評價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進行了考察,並就西夏區派遣學校管理幹部掛職、教師跟崗學習等事宜達成一定的共識。今年10月,西夏區考察團再次赴北京,與海淀區就加強兩地友好往來、推動教育領域務實合作、促進兩地高質量創新發展達成共識。

“海淀區的教育資源很豐富,將其優質教育資源引進西夏區後,無疑將對西夏區教育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發展等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西夏區教育工委副書記馬燕告訴記者,兩地合作將在2019年全面開始實施,首先是在銀川市中關村中學開展,同時輻射帶動周圍的5所學校共同進行。

“昨天參觀了西夏區的一些中小學和幼兒園,發現園長、校長辦學也很有理念和思想,同時在課程開發、教育改革方面的力度也非常大的。我覺得這種合作交流我們雙方都將獲益,最終達到雙贏的效果。”海淀區教育委員會主任王方說。

【借力借智】

5方面合作推進教育發展

根據《北京市海淀區教委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政府教育合作協議》,2018年~2025年,西夏區將借力北京市海淀區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領帶動,通過實施區域教育發展促進計劃、建設“三名”工作室項目、開展掛職跟崗培訓提升項目、建立互聯網+優質教育資源擴面機制、建立教育孵化基地5個方面的合作,使其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得到長足發展,助力西夏區現代化教育發展。

具體說來,在組建海淀區幫扶專家團隊方面,海淀區每學年選派學校管理專家團隊對西夏區教育發展規劃落實情況開展一次過程性會診和指導。同時,海淀區成立教師培訓團隊,團隊專家根據西夏區教育發展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採取請進來、走出去雙向培訓方式,分階段每年培訓西夏區教師200人次以上,每年、每名受訓教師培訓時間不少於1周。

在建設“三名”工作室方面,西夏區建立海淀中小學幼兒園名校(園)長、名師、名班主任工作室各1個,“三名”工作室由海淀區名校(園)長、名師、名班主任擔任指導教師,主要採取遠程輔導、網絡交流等方式開展工作,每年到西夏區開展1次現場指導。

在掛職跟崗培訓方面,西夏區自2019年春季開始,每學期安排5名後備幹部到海淀區指定學校進行跟崗學習;每學期分期安排30名青年教師到北京海淀區學校進行跟崗學習。

在互聯網+優質教育資源擴面方面,雙方將在具備條件的結對學校開展“同步互動課堂、同步互動教研”工作,利用海淀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西夏區教育質量。同時,發揮智慧教室、錄播室的作用,探索“翻轉課堂”“微課程”等現代教學方式,每學科每學期至少開展2次形式多樣的網上教研活動。

此外,西夏區還確定銀川市第十六中學、西夏區蘆花學校、西夏區第十一小學、西夏區第十二小學、西夏區中石油小學為教學孵化基地試點學校,從2019年春季開學開始,由海淀區選擇5所學校,每校各選派1名管理人員,2名骨幹教師組成團隊對結對學校進行為期3年以上的孵化指導;每校每學期赴西夏區進行2次集中指導等。

【資源共享】

兩地中關村學校建立特色工作坊

位於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腹地的北京市中關村中學已有36年的發展歷史,現已成為一校四址、擁有115個教學班、5200名師生的完全中學的教育集團。而毗鄰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的銀川市中關村中學是今年秋季開始運行的新校,目前有6個教學班,學生286人。當天,這兩所中關村中學簽訂合作協議,將通過人員跟崗學習、建立學科交流工作坊、建立班主任工作坊、建立學生互訪機制等7個方面開展合作。

在人員跟崗學習方面,銀川市中關村中學每學年選派2~3名幹部到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掛職鍛鍊,跟崗學習,掛職期1~3個月;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每年派1~2名學校班子成員到銀川市中關村中學,參與學校管理,時間為1~3個月;銀川市中關村中學每學期選派一期教師到北京市中關村中學進行為期2周的跟崗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兩校還將建立學科交流工作坊和班主任工作坊。兩校還將開展學生互訪,比如,銀川市中關村中學每學年分學期組織選派2批學生到北京市中關村中學及校外實踐基地開展為期1周的研、學、遊交流活動。此外,兩校還將建立互聯網+優質教育資源擴面機制、資源信息共享機制,進行入校交流分享。

“我們將通過這次合作,高位借力,引進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辦學模式,將學校打造成一所全新教育理念引領、高效管理框架支撐、智慧教育特色突出的、服務於區域教師專業發展和課程創新、周邊群眾滿意的家門口學校。”銀川市中關村中學校長李建學說。

鏈接: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是北京市示範性高中學校,毗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眾多院所,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文、科技和教育資源。該校樹立大課程觀理念,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關注構建了開放多元、特色突出、一體兩翼的"雁翔"課程體系,併成立“三微教研團隊”,舉辦“玉蘭學術講堂”,廣泛開展項目式研究。學校現有特級教師7人,市區學科骨幹教師87人,是海淀區語文、物理、化學、地理、政治、美術六個學科的區級教研基地。同時,學校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設科技社團、藝術社團、武術社團等多個社團,成果豐碩。該校還是全國中小學生創·造教育重點基地、北京市科技後備人才早培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