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究竟怎麼樣?人民日報記者摸底近百家民企現狀

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湧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今年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鼓勵民營企業的硬招實招。那麼,如何切實改善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如何推動相關政策舉措落實到位?如何緩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本報記者探訪了浙江、江蘇、遼寧、四川、重慶、山東、北京等地的近百家民營企業,以及相關監管部門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等機構,深入摸底民企發展環境的實際狀況,探討更好助力民企做大做強的對策建議。

從今天起,我們推出這組調查報道,上篇關注政策落實情況,下篇聚焦民企融資生態,敬請關注。

——編者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究竟怎么样?人民日报记者摸底近百家民企现状

<strong>不可“一刀切”

“企業先停在這裡,直到相關規定出來再說”“只顧管理方便,不顧企業是否方便,給不少民企的正常經營帶來困擾”

某省一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主要為國際知名農機、園林機械企業生產配套零部件,目前企業75%的產品直接出口。為了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也為了達到國家環保政策要求,企業生產線上基本用的都是全新進口設備,憑藉先進的生產工藝,公司產品經受住了國外客戶各項嚴格的質量檢驗。

“今年市場不錯,預計新工廠的產量能增加80%以上,我們上了新設備,準備抓住機遇大幹一場。”這家企業負責人林恩說。然而,就在全公司鼓足幹勁往前衝的時候,一紙行政命令給他們潑了一大盆冷水——當地相關部門強制要求公司耗電量比2017年降低10%以上,否則就要限電停工。

“加大環保力度,淘汰粗放經營、產能落後的製造業企業,我們非常理解和擁護,但這個政策執行要精細化,不能簡單地‘一刀切’。”林恩告訴記者,如果公司訂單和去年一樣多,耗電量減少10%倒也不難。但由於今年的生產大幅增加,即便上了新設備,單位能耗往下降了,總體耗電量還是會上升50%左右。“這種上升並不是因為設備不夠環保,而是訂單多了,總能耗自然也高,道理很簡單,但政策執行中卻沒有做區分,等於是強迫企業砍掉已經到手的訂單。”林恩很無奈。

<strong>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顧實際、簡單粗放地搞“一刀切”現象,在微觀執法領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執行會長張競強說:“這種管理方式,看似執行政策雷厲風行,實則是隻顧管理方便,不顧企業是否方便,給不少民營企業的正常經營帶來困擾。”

“只要有霧霾預警就必須停工,這樣的規定是否合理,很值得探討。”某市一家取暖設備生產企業董事長王浩然說,環保工作很重要,企業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汙染防治責無旁貸。但有些環保方面的政策執行過於“一刀切”,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比如,這兩年,當地空氣質量情況較差時,相關部門為了達到更好效果,往往會強制要求工廠停工。“管理上完全可以再細一點,有揚塵的作業,比如穿牆打洞、建築拆除等該停就停,但是沒有揚塵的作業,比如貼壁紙等,施工了也不影響空氣質量,沒必要‘一刀切’地禁止。”

在金融領域,有些“一刀切”的監管政策甚至直接關乎企業存亡。眼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火熱,有企業守規矩、幹正事,但也有企業渾水摸魚,帶來不小的市場風險。為了更好地防範風險,監管層面出臺了相關政策。“一些政策在執行中堵住了風險,但也誤傷了部分好企業。”某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負責人李銘認為,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必須不斷完善監管,但這絕不意味著“一刀切”,如何解決金融領域“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問題,考驗監管能力和監管創新。

李銘舉例說,2016年,我國出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但直至現在,互聯網金融監管備案一推再推,遲遲沒有落地,帶來的連鎖反應是,由於沒有明確意見,各地在具體監管時也無所適從,採取“限規模”的簡單管理方式,基本上等同於“企業先停在這裡,直到相關規定出來再說”。李銘說:“從2016年到2017年再到2018年,我們一直就處於這樣的等待狀態,希望別讓我們再等下去。”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究竟怎么样?人民日报记者摸底近百家民企现状

<strong>落實需到位

“沒有人調研,也沒有人來了解情況,更沒有人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上面出臺的好政策執行不了,怎麼能讓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strong>除了政策執行中的“一刀切”,一些政策執行不到位也成為本次調研中民營企業集中反映的問題。

“國家給企業提供的一些優惠政策,由於申報程序複雜等原因,導致在地方執行時出現落地難,好政策沒有帶來好效果,企業很頭疼。”一家金融服務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開拓業務,公司在西部某省會城市註冊了企業,按規定應可以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相關優惠政策。“但涉及複雜的審批程序,我們要跟各相關部門申報、每個環節準備大量材料,牽扯了大量精力。按理說,企業在當地落戶了,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這不該變成企業求著公務員辦事,而是企業本來就應享受的優惠。”

“國家一些專項補貼政策在地方落實時,規則和程序不夠透明,常常讓企業無所適從。”某文化創意公司董事長陳俊生說,公司在舉辦一些國際文化交流的藝術活動時,按規定不僅可以享受國家的專項補貼,省市也會給企業專門的補助資金。“但不知道是申報材料不合格,還是企業不符合要求,所有材料都石沉大海,希望這些補貼發放更透明,能及時給企業一個說法。”

某省一家風能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風能開發是國家鼓勵的環保產業,早在2009年,當地政府就印發《關於促進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快沿海陸域和海域風能資源開發。受到政策鼓勵,這家公司規劃建設了一個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風電產業園項目,經過國家甲級設計院規劃、專家評審立項,並經國網經研院評審及省級電網批覆接入容量20萬千瓦。“現在近10年過去了,公司僅開發建設了10萬千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策執行不到位,各個部門互相推諉。”

這位負責人說,公司風電產業園所在的地級市,已經有幾年不再向上報新增的風電項目,說是存在汙染環境的風險。然而實情是,有的風電項目存在野蠻施工,可能會影響環境,但這不代表整個產業,只是具體施工的問題,完全可以解決。“沒有人調研,也沒有人來了解情況,更沒有人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上面出臺的好政策就是執行不了,怎麼能讓這個行業健康發展?行業裡的民企該怎麼辦?新舊動能轉換又怎麼順利實現?”

還有一些民營企業碰到了專項資金補貼被挪用的問題。一家農業科技集團曾和某地方政府共同做過一個農業項目,該項目享受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項目完成後,當企業按照流程需要正常結清稅款、領取補貼時,地方政府卻聲稱沒錢,還說要把補貼資金先放在急用的地方,結果工程款一拖就是半年,至今都沒結清。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究竟怎么样?人民日报记者摸底近百家民企现状

<strong>服務要跟上

“環節少了是好事,但如果每個環節都不好辦,對企業來說也沒啥意義”“在有些地方,相關部門還是沒有完成從管理到服務的思維轉化,這種風氣必須儘快改變”

“這幾年,我們的營商環境有很大改善,但也還有提升空間。”<strong>陳俊生告訴記者,企業明顯感受到,政府辦事效率在提高。但在某些細節上,仍然存在效率偏低的問題。“比如有些企業已掛牌上市,如有重大事項變更,不僅要發佈公告,還要再去工商部門做變更登記。掛牌公司的信息都是公開的,如果政府各部門的申報流程更加優化、數據實現互聯互通,企業在證監部門做過相應操作後,就不再需要跑工商部門。”

政務上網,本應讓企業辦事更方便,但如果設計不周全,有時也會適得其反。陳俊生說,現在好多相關事項都讓企業自己在網上辦理,有些標準化流程的事情,網上辦理可以避免排隊、提高效率。但有些非標準化業務,企業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還是希望可以在窗口諮詢,否則一旦在網上填報錯了,要等幾個工作日再重新填報,效率反而更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牛雄建議,提升地方政府服務效率,不是簡單地減少辦事環節,而要真正讓企業感受到便利,要讓企業給政府服務打分。“環節少了是好事,但如果每個環節都不好辦,對企業來說也沒啥意義。在有些地方,相關部門還是沒有完成從管理到服務的思維轉化,這種風氣必須儘快改變。”

“有些改革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執行未必同步,也給民營企業帶來不便。”牛雄說,在一次針對民營工程設計企業的調研中,企業反映,國家發改委已經取消了2002年出臺的設計收費標準,這樣可以促進市場調節價格機制的形成。但在具體執行時,對相關工程設計投資項目的審計卻還是以2002版設計收費標準為依據。如此一來,所謂由市場調節價格變得有名無實、無法落地。盼望有關部門能抓緊協調。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究竟怎么样?人民日报记者摸底近百家民企现状

<strong>民企有盼頭

“態度好了,這是最先感受到的變化”“希望各種積極變化延續下去,讓民營企業的實際困難都能得到回應和解決”

<strong>採訪中,不少民營企業也表示,目前無論是在國家政策層面還是在具體執行層面,很多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民企的營商環境也在向好改善。

“態度好了,這是最先感受到的變化。”林恩說,現在去政府各部門辦事,不管是反映問題還是瞭解政策,辦事人員在接待時的態度好了很多。“解決問題可能需要時間,但這種熱心為企業服務的態度,讓我覺得困難慢慢能解決,也越來越有盼頭。”

今年以來,林恩所在的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一直向相關部門反映工廠總能耗規定不合理的情況。“經過爭取,現在我們不會再被隨意‘直接限電停工’了,政府和企業之間有了正常溝通的渠道、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好的轉變。”林恩說,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直接和企業打交道的基層執法部門和工作人員態度都很不錯,願意耐心地聽企業“吐槽”,並且表現出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這對於我們中小企業是非常及時的,也是期望已久的。希望各種積極變化延續下去,讓民營企業的實際困難都能得到回應和解決。”

不少民企反映,如今企業對營商環境越來越看重,已經成為企業進行項目投資的重要考量因素。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租金優惠等好政策,讓泰然控股重慶分公司享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泰然比對多個地方的招商引資政策後,最終選擇把子公司落戶在重慶市九龍坡區。按照當地相關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經認定的金融服務、高技術服務、中介服務、商貿物流、休閒旅遊、總部經濟、服務外包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新購建的自用辦公用房,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補助。“節約的資金,我們用在更迫切需要投入的技術開發、客戶服務、管理運營等方面,提升了企業經營效率。”該分公司負責人說。

“11月1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後,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了許多扶持企業的政策措施。”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公室主任李巍說,最新出臺的降低工商業用電成本政策,對高新制造企業是很大的利好,將有力減輕企業負擔,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像比亞迪等高新制造業民企,用電成本佔製造總成本的比例較高,這項政策可以為他們降低一大筆用電費用。經初步估算,本次電費降低後,比亞迪深圳工廠用電成本全年可節約10%至17%。

“此次降低用電成本的措施還很貼心,企業獲得補貼的流程十分便利,市經貿信息委等部門與電力部門之間進行相關事項和手續的審核,不需要企業提供申報材料,不會因為申報而增加企業的額外負擔。”李巍說,節省出來的用電成本,可以投入到新技術新產品研發。

一些民營企業家對政策執行還有新期待。某風能開發企業老總對記者說,目前我國不少基礎產業的項目申報核准流程設計中,仍有計劃經濟思維痕跡,成了民企行業准入的“玻璃門”。“在民企自己找項目、自行融資、自擔風險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前提下,盼望相關部門能摒棄或最大限度地簡化層層審批,或將項目審批負面清單制真正落在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