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企業聲譽研究報告正式發佈

2019年1月10日,由新浪輿情通、微熱點、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聲譽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計算新聞傳播學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的《2018 年企業聲譽研究報告》,聚焦2018年企業聲譽熱點事件,在總結企業聲譽管理趨勢的基礎上給出合理化建議。

<strong>企業聲譽事件熱度指數年末衝至峰值

2018年上半年輿情熱點事件的數量波動不大,總體較平穩,2018年下半年輿情事件數量有不斷攀升的趨勢,12月熱點輿情事件數量暴增至全年最高水平。而輿情熱度方面,全年熱度整體而言波動較大,11月後輿情熱度不斷上漲,12月輿情事件熱度到達全年最高峰。

2018年企業聲譽研究報告正式發佈

<strong>企業聲譽事件特徵:集中一線城市、互聯網企業

從傳統制造業到高新信息產業,從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事件再到關乎國家政府形象的層面,各行各業的宣傳公關都比往年更加活躍,企業所面臨的輿論環境與事件性質也與以往存在較大差別。

企業聲譽熱點事件多集中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除此之外,吉林、浙江等省相關事件熱度指數也較為突出。

2018年企業聲譽研究報告正式發佈

互聯網、信息技術產業中企業聲譽事件頻度高,信息技術和軟件服務行業、製造業、金融業發生的企業聲譽熱點事件佔比遠高於其他行業。

<strong>企業聲譽管理建議:社會責任、大數據洞察

企業當下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切不可忽略消費者或受眾的情感需求、不可忽視企業自身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利用大數據提升企業信息發佈的精準性和全面性。從公眾角度出發做好對用戶的洞察是企業公關活動的重要內容。企業可以選取當前媒體密集跟蹤的新聞事件,主動發佈與自身相關的信息或數據,對事件主體、背景等進行多樣化解讀。

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以公益服務提升企業聲譽。企業要堅定不移地聚焦於高質量、有創新生命力的產品和服務上,並將產品和服務同企業管理、企業公民行為相連接;基於消費者的認知結構,開通坦誠、有親和力的日常對話渠道,搭建開放的思想架構。

此外,《2018 年企業聲譽研究報告》還公佈了企業微博藍V賬號影響力指數榜單。據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聲譽研究中心秘書長、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湯景泰教授介紹,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聲譽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計算新聞傳播學研究中心,將就企業聲譽與新浪旗下的大數據平臺輿情通、微熱點、U媒進行持續深度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