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之前曾經和大家聊過球鞋愛好者們關於愛鞋的種種心路歷程: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無論是堆積如山的球鞋都要被親孃拿出幾雙贈與他人;還是為了找尋一雙期盼已久的復刻球鞋<strong>線下通宵排隊、<strong>線上智鬥機器人、<strong>瘋狂在朋友圈中託人代購。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從糾結一雙價格並不親民的球鞋是否值得入手到鞋子穿到鞋面破洞、氣墊漏氣卻還視作珍寶;到省吃儉用拿出月薪或生活費的幾分之一去捧回一雙愛鞋卻常常被身邊的親朋提出質疑,本來就不多的收入花在這種東西上,<strong>值嗎?

上週的文章中ImYours提出了一個問題:

【買那麼多球鞋,你穿的過來嗎?】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strong>Hamlet。畢竟鞋迷們與大部分“以價取鞋”的販子還有著本質的區別,有些球鞋即使價格再怎麼飛,也終究提不起他們的胃口。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都源於長期以來形成的“球鞋價值觀”就像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一樣,受自幼而大所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以及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經歷深深影響。就拿喬幫主本人舉例,同樣一雙Air Jordan 1,有人會沉醉於全“禁穿”蒙著神秘色彩的禁忌魅惑;有人訝異於站在大鳥面前“芝加哥”賜予飛人上帝附體般的逆天表演;同樣有人會痴迷於一雙甚至僅僅是按照一件表演賽球衣的元素而打造的“扣碎籃板”。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要說關於球鞋記憶最深刻的故事,人和人之間有所差異自然無可厚非。你會更執著於兩個三連冠的輝煌,而他可能則難以忘記1988年扣籃大賽那驚世一扣的震撼。如此一來,只要是心中認定的鞋子,無論上腳還是收藏,皆是因為那份無法捨棄的熱愛。所以,不少新鞋還未上腳,下一雙經典便已經發售,家裡的鞋櫃也是越塞越滿。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不必再糾結是否穿得過來,鞋迷們的親朋好友更想問的問題是:

那麼多“嘔心瀝血”搶來的鞋子,拿回家後我是怎麼對待它們的?

<strong>@休斯敦塔鞋王:我的每雙球鞋我都會將他們穿到場上,只有在比賽中出現才能詮釋它們的價值!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不久之前剛剛被NBA球員工會授予【鞋王獎】的P.J.Tucker如是說道。上個賽季塔鞋王在比賽中上腳過106雙不同的球鞋,解構、聯名、甚至已退役球星的個人PE,你能猜到或是猜不到的球鞋,他都能想辦法搞到。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塔克每場比賽都會為自己準備3-4雙球鞋供其選擇,為了滿足他本人的特殊需求,豐田中心也是給足了鞋王面子,專門在更衣室中為他安排了兩個更衣櫃用來安置他的愛鞋們。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塔克十分注重鞋子的保護,他深知一場NBA級別的比賽下來對於鞋子的消耗有多嚴重,所以他會定期將鞋子送去專業的護理。儘管如此,還是有些鞋子會提前報廢,塔克也時常會心痛不已。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此前國產運動品牌361度曾以數百萬美元的合同報價塔克,希望塔克為其代言,但塔克婉拒。當外人究其原因時,他只說了一句:若是Nick Young沒有簽約Adidas,那麼他就能穿更多的好鞋上場比賽了!細細想來,塔克並非指桑罵槐吐槽Adidas的鞋子品質,而是不希望因為專門為某一品牌代言而限制了自己隨心所欲選擇不同球鞋穿的自由。如此看來,在鞋王面前鈔票誠可貴,球鞋價更高!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看過鞋王塔克的“養鞋”日常,大部分朋友表示,雖然和塔克相比手頭條件有限,但對於自家球鞋的愛護卻絲毫不差。

不厭其煩,每日擦拭:

吸鞋重度患者們自然與很多普通人在穿鞋習慣上不大相同,生活中大多數人常常是準備兩雙可供更替的鞋子一直穿至破舊再購置新品,而他們平日裡無論是登山、跑步、健身、打球時所需的腳上裝備皆可由一雙鞋滿足,這雙鞋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被統稱為<strong>“運動鞋”,值得一提的是具備如此功能的鞋履在土生土長的帝都(北京)人口中有一個神奇的稱謂:<strong>“旅遊鞋”。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而鞋迷們自然不同,除去日常穿著的鞋子之外,炸街、收藏、蹦迪、籃球、跑步、訓練等不同用途所穿的鞋子必須要細化區分開來。無論什麼鞋子,只要上腳出門必然難免沾染灰塵,穿著愛鞋的我們走在大街上時刻有被車撞的危險,因為生怕每踏出的一步“拖泥帶水”,恨不得一步三低頭。當你在地鐵上、火車站、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看到有人形跡可疑、縮頭縮腦、躲避著一切可能靠近自己的外人的“怪胎”之時,那他很可能腳下踩著一雙心愛的球鞋。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下雨天裡,AJ1搭配塑料帶,赤腳提鞋都也只是老鐵們的常規操作。這輩子你有沒有為誰拼命過?看看他們的鞋被踩後的反應你就知道了!鞋迷的眼中容不得一粒沙子,每天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脫下鞋子檢查一遍哪裡髒了,即使只有一點汙穢也不能放過!然後小心翼翼地清理乾淨。漆皮的鞋面用沾溼的紙巾或者抹布就可洗淨;中底通常需拿不用的牙刷蘸洗衣粉或者肥皂仔細打磨;而尼龍或者編織的鞋面髒了只能送去球鞋護理店鋪“任人宰割”。當然不乏有些人會將鞋子粗暴地入水或塞到洗衣機裡強力洗淨,這事兒小編就幹過。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風雨兼程,不離不棄:

有些人即便家裡有再多球鞋,但始終會選擇一雙最愛的鞋日日穿、月月穿、穿到天荒地老、走過春秋冬夏。直到這雙鞋鞋底磨穿、鞋面開膠然後再當做老古董擺在鞋櫃之中。

<strong>於是鞋子發話了:自打我入宮以來,就獨得皇上恩寵。這後宮佳麗三千,皇上就偏偏寵我一人。我勸皇上一定要雨露均霑,可皇上就是不聽啊。就寵我,就寵我,就寵我!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分門別類,定時護理:

有些人不僅在生活中是Sneakerhead,在球場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實力戰將。他們對於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著清晰明確的規劃,自律的生活習慣讓他們為自己身邊的一切事物和工作都仔細分類。在他們的心中,平時穿的鞋子定期送去護理,平時並不過分在意細節上的小瑕疵。而打球的鞋子則分為外場和內場,用來打外場的鞋子就不必求全責備了,顏色上以深色調為主,不會去專門清理。而內場用鞋則會考慮選擇一些淺色調的鞋子。清理過的鞋子短時間內不穿則會配上乾燥劑、防氧化劑放置在專門的鞋盒中收納。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實力燒錢,收藏狂魔:

總有那麼一些人是一種文化盛行起來的倡導者和推廣者,他們可以無理由的作者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更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儘管小編始終認為無論什麼鞋,價格昂貴或是具備怎樣特殊的意義,若是買來僅僅是放置在展示櫃中那便是對於球鞋的最大的“不敬”。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藏鞋圈,他們收集每一款球鞋的每一個顏色,只買不穿。可以說這也是證明了文化和藝術是存在多樣性的,我們終要學著去接受。他們會在家中清理出一個專門的房間用來展示和安置這些珍貴的球鞋,一排排、一列列,不是炫耀,而是滿足了那種看著房間從無到有,看著鞋款從單一到繽紛的那份成就感和喜悅。鞋子有了如此待遇,安靜的被放置在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時常被主人拿出來撣去身上的灰塵,一雙一雙排列開來,跪在地上從不同角度亂拍一同。然後再小心翼翼地完璧歸趙,放回原處。隨著時光流走,縱使大底終會變黃,他們也依然享受那份球鞋帶給他們的愜意。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strong>入了吸鞋的坑,就免不了有些人沾染上部分鞋圈常見的壞習慣。不管何事何物,我們都應該懂得一句:過猶不及!

以鞋辯友:

現在很多年輕的朋友身上都出現了一種現象,通過他人腳上的球鞋來建立交際的圈子,他們會相約去購買市場上熱門的聯名、復刻,然後當夜幕降臨時踏著高價得來的潮鞋並排出沒在夜店、酒吧,他們臉上的那份得意好似自帶BGM一般。他們的“入會”規則極為苛刻卻又無比簡單,只要你擁有當下最炸的球鞋,你便是可以一起HAPPY的Hommie。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唯價至上:

不少人習慣了走捷徑,他們本來並不感興趣球鞋文化亦或是關於球鞋的歷史和意義,但是誰都明白只要市場價高的鞋一定就是話題好鞋。所以<strong>椰子、The Ten、各類聯名來者不拒,無需再去探求鞋子本身的故事,只要穿上這些,別人自然會另眼相看。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很喜歡公司同事ImYours提過的一句話:願你買來的每一雙球鞋都是因為熱愛。現在小編想在後面再添上一句,願你帶回家的每一雙鞋子都能被你們善待,體現出它們該有的意義和價值。


這些炸街的鞋買回家,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