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今天是2018年12月22日,是我國傳統曆法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冬至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冬至這一天,北方是“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冬至的餛飩,夏至的面”,吃的卻是餛飩。那麼,冬至就只有吃餃子和餛飩嗎,還有沒有其它可以吃(喝)的呢?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1.合肥南瓜餅

冬至過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餅,大街小巷瀰漫著南瓜餅的香味,並且還有一句諺語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就是說過了冬至,就會夜短日長了。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2.合肥吃冬至面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麵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冬至過後即是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3.嘉興桂圓燒蛋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冬至古代為大節日,嘉興重冬至,俗諺“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風。據《嘉興府志》(卷34·風俗)記載:“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民間崇尚冬至進補,有赤豆糯米飯、人參湯;白木耳、核桃仁燉酒、桂圓煮雞蛋等。

4.潮汕、閩南地區的湯圓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床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戶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

5.江西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餈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餈也是閩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產最為出名,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6.江蘇蘇州冬釀酒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7.臺灣糯糕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8.浙江台州擂圓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餚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後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台州的老傳統,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9.寧波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跟湯糰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裡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

10.江南米飯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11.山東滕州羊肉湯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12.老北京-餛飩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13.閩南-薑母鴨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閩南人對鴨情有獨鍾,重要節日都有吃鴨的習俗,薑母鴨是閩南特色小吃,在冬至閩南部分地區有吃薑母鴨的習俗。

14.杭州-年糕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杭州地區在冬至的時候,按傳統一天三頓都少不了年糕,除了前面的沾年糕,那就是中午要吃的炒年糕了!綠色的芥菜( 雪裡蕻的綠色狀態)或者雪裡蕻(芥菜的醃製品)、冬筍、肉絲這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15.廣東燒臘

冬至大如年,我國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知多少

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餘,準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談笑風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


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呢,歡迎大家來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