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是可食的,古代發生蝗災時,為何百姓不捕食蝗蟲呢?

<strong>蝗蟲是可食的,古代發生蝗災時,為何百姓不捕食蝗蟲呢?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古代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靠著種地生活。而歷代的王朝也都一直都是靠著從這些農民手中徵稅,才能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不過古代的社會生產力極為低下,農業技術也不發達。本來收成就遠遠不如現代的田地,一旦遇到天災,那就幾乎是顆粒無收了。而且除了這些旱澇災害之外,還有一種可怕的災害,叫做蝗災。

蝗蟲是可食的,古代發生蝗災時,為何百姓不捕食蝗蟲呢?

蝗災的兇手那肯定就是蝗蟲了,這種昆蟲那幾乎是什麼都吃,不僅吃田裡的莊稼,甚至連雜草、樹木等都不放過。可以說蝗蟲群所到之處那就是一場災難,往往會發生嚴重的饑荒。對此有很多人都有疑問,在現代一些人的眼中,蝗蟲可以說是一種美食,而且還營養豐富,含有很多的蛋白質。而且據中藥書籍的記載,這種昆蟲還是一種治病的中藥。那古代發生蝗災的時候百姓為何不捕捉蝗蟲來吃呢?

蝗蟲是可食的,古代發生蝗災時,為何百姓不捕食蝗蟲呢?

其實古人也不笨,早在唐朝時期,人們就已經知道蝗蟲能吃了,而且發生蝗災的時候,還真的有人會捕捉蝗蟲吃。有史料記載,唐德宗年間,中國各地都相繼出現了嚴重的蝗災,蝗蟲所到之處往往是寸草不留。田裡的莊稼也全被禍害了,百姓們沒有吃的,只能靠著捕捉蝗蟲充飢。那既然古人早就知道捕捉蝗蟲來吃,那為什麼還會出現嚴重的饑荒呢?

蝗蟲是可食的,古代發生蝗災時,為何百姓不捕食蝗蟲呢?

其實沒有那麼簡單,蝗蟲群來的時候就想雷陣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密密麻麻的蝗蟲將天空都遮蔽了。大家都知道蝗蟲是長著翅膀的,行動十分迅速,就算百姓們能夠捕食,但能抓住的數量肯定十分有限,等到百姓反應過來的時候,蝗蟲早就逃跑了。蝗蟲不會再一個地方一直停留,在一個地方吃的差不多了,就會飛往下一個地方。

蝗蟲是可食的,古代發生蝗災時,為何百姓不捕食蝗蟲呢?

蝗蟲那麼可怕主要還是因為數量,一兩隻蝗蟲估計就算是一片葉子都得吃好久,可如果換成是遮天蔽日的一群,那就恐怖了,它們能迅速消滅一塊地裡的莊稼。而且蝗災發生也是有原因的,在正常的年份,蝗災往往不會發生。但如果遇到大旱,就有可能會發生蝗災。蝗災往往都是和旱災一起發生的,所以蝗災對百姓往往事致命的打擊。

<strong>古代的交通沒有現代這麼便利,發生了災害,往往不能及時傳達。就算上面知道了也沒辦法阻止災害的發生,所以蝗災往往會造成巨大災難。而且古人認為蝗災是天災,是上天的懲罰,所以雖然有人捕食蝗蟲,但是那些迷信的百姓們都不敢捕食蝗蟲。所以說靠這種辦法充飢,完全是不現實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