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業創新銷售模式很給力,看這些新做法,對你有啟發嗎?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土地細碎化,農產品成本降不下來,效益不高,農產品銷售價格低,種植農產品市場風險大,農產品滯銷造成的傷農事件時有發生。發展農業的出路在哪?這是許多農業人所困惑的,小編想通過以下事例來闡述一下,農業發展也需要創新,創新才有動力,創新才有希望。

在寧夏賀蘭縣通義村,是通過這種村裡成立合作社,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試驗推廣稻、魚、鱉、疏菜共生互補的有機稻生態種養模式。

發展農業創新銷售模式很給力,看這些新做法,對你有啟發嗎?

該村還創新銷售模式,發展有機水稻“認種”,將農田分割成若干片區,由企業,城市家庭認領片區土地的收穫權,去年客戶在該村認種一畝地許交3000元“認種”費,平時田裡農活由村裡的合作社完成,田裡產出的有機大米,有機蔬菜和生態魚等農產品全部配送上門。這種模式很快得到市場認可,今年通義村每畝地“認種”費增加到3600元左右,每畝地年收益平均翻了一倍,而且訂單稻米不愁賣。

發展農業創新銷售模式很給力,看這些新做法,對你有啟發嗎?

這種方式是小編從新華每日電訊上學習到的,我認為這種方法很值得推廣。1、這種土地入股的方式可以進行規模化經營,能降低成本,農民較容易接受,推動農業生產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2、通種分管、認種認養的模式,有利於生態、科學種植方式的推廣,綠色農產品的發展,消費者也樂意接受。3、這種模式更適合以農民合作社或者村集體發展,因為它不需要很複雜的市場運作,沒有過多的中間環節。

當然這種方式還可以延伸、創新。例如,稻田裡進行農事體驗、抓魚體驗等形式發展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總之農業發展要向綠色、生態、種養結合循環方向發展,在銷售上和消費者直接對接,其他方面要創新,打破固守陳規思想僵化,向科技向創新要效益。

發展農業創新銷售模式很給力,看這些新做法,對你有啟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