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絲琺琅器講述“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之交融

在博物館林林種種的藝術瑰寶門類中,色彩絢麗的掐絲琺琅器可謂是最容易奪人眼球的藝術品類之一。正在石獅市博物館舉辦的“絲路獅緣:故宮獅文化珍寶展”中,就有幾件北京故宮舊藏明代掐絲琺琅器藝術珍品亮相,引來眾多觀眾駐足欣賞。

據考古發現,琺琅器最早誕生於希臘,希臘普魯斯島出土的公元前12世紀的六枚戒指和雙鷹權杖首,被公認為最原始的掐絲琺琅。到了公元前5—6世紀又曾燒造琺琅器;藏品徵集:fxGuwan1995直到公元6世紀,希臘拜佔廷的琺琅工藝逐漸發展,後至公元10—13世紀初,掐絲琺琅工藝極為興盛。在12世紀,掐絲琺琅器由阿拉伯地區直接或間接傳入我國。

據負責此次展覽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員周京南介紹,掐絲琺琅工藝原為“舶來”之物,應是元明之際中國工匠借鑑阿拉伯半島的“大食窯”製作工藝並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據有關史料記載,13世紀下半葉,元蒙軍隊遠征,橫跨歐亞大陸入侵西亞,俘虜了大批有專業技能的工匠作為工奴輸往後方,專為蒙古貴族生產豪華日用品。此時,阿拉伯地區流行華麗的金屬胎琺琅製品。在這種情形下,燒造“大食窯器”的阿拉伯工匠帶著燒造技術和主要原料來到中國。這些舶來品和燒製技術,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藝術土壤上,也很快就融會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明清時期琺琅工藝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明代御用監和清代造辦處均設有專為皇家制作琺琅的作坊。於是,琺琅工藝在中國發展的時間雖不長,卻很快地成熟起來,並形成自身的民族特色,一躍而成為宮廷工藝品之大類。

掐絲琺琅器隨著朝代的更迭亦愈為豐富,遍佈於紫禁城中的角角落落。據瞭解,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藏金屬胎掐絲琺琅器四千餘件,紛繁多彩,琳琅滿目,自元明以迄晚清民國,各個時期的琺琅作品大備於此,從中可一覽中國琺琅工藝盛衰發展之狀況。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展覽主題中的“獅文化”元素,北京故宮專家組特地從數千件院藏掐絲琺琅器中,精選了四件彰顯獅元素掐絲琺琅器參展,顯示出北京故宮博物院對此次展覽的重視,今分別介紹如下:

明代景泰款掐絲琺琅獅戲球紋碗(圖1),口徑22、高9.7釐米。銅胎,鍍金,通體天藍色琺琅釉做地色,碗外壁圍繞卷草勾蓮紋,內外口邊白釉地飾二方連續各色梅花,碗近足處飾蓮瓣紋。碗內中心為蓮瓣開光,內有一條口銜蓮花的飛龍,龍身點紅、綠、藍、白釉。內壁四周飾有四隻獅子追戲綵球,紅色飄帶飛舞,祥雲環繞。琺琅釉色和紋飾均為明代中期風格特點。外底中心偏右鐫刻楷書“景泰年制”單行款(圖2)。

掐絲琺琅器講述“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之交融

掐絲琺琅器講述“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之交融


明代景泰款掐絲琺琅獅戲球紋螭耳象足爐(圖3):口徑25、高12.5釐米。銅胎,圓形,敞口,深壁,銅鍍金雙螭形耳和三象首足。爐外壁施淺藍色釉為地,其上掐絲填彩釉飾獅戲球紋,獅子靈動,身上的綵帶飄逸,釉色鮮亮,充分體現出明代掐絲琺琅工藝的技藝水平和藝術美感。爐口沿、內壁及底皆鍍金,外底中心處鐫刻減地楷書“大明景泰年制”三行款(圖4)。目前從傳世琺琅器看,在明代十六朝當中,具有款識銘文作品的朝代僅有四個,即宣德、景泰、嘉靖、萬曆,而其中的景泰款作品已被學術界公認為是後加、後改的偽款,此爐亦不例外。

掐絲琺琅器講述“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之交融

掐絲琺琅器講述“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之交融


明代掐絲琺琅獅形香薰(圖5):長36、寬19、高27釐米。香薰為獅子戲球式,昂首側視,張口翹尾,蹲坐於地,前爪抬起,似在戲球。獅頭實為蓋,胸前兩個垂纓為暗鈕,可轉動打開獅頭,將香料放入中空的腹內。以掐絲填綠色琺琅釉為主,間施紅、白兩色琺琅釉,表現獅子身披渦狀捲毛,胸前及四腿處有鏨刻花紋。香薰造型雄健,比例適度,採用掐絲、鏨刻兩種工藝恰當地表現出獅子頑皮可愛的形象。身下無座,顯得生動而無所約束。

掐絲琺琅器講述“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之交融


明代掐絲琺琅四獅戲球圖六方盤(圖6):口徑25、底徑20.8、高1.5釐米。盤銅胎,六方形,折沿,口沿和邊角均鍍金。通體施淺藍色琺琅釉為地,折沿裡外均飾一週菊花紋,周邊伴有纏枝花卉。盤內底掐絲滿飾如意頭雲紋,盤心飾一個系紅色絲帶的綵球,有四隻獅子圍繞嬉戲,外圍飾一週雜寶紋。獅子動感十足,釉色繁而不雜,是一件明代掐絲琺琅工藝成熟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掐絲琺琅器講述“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之交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