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騰再度進入中國 這次能否得償所願?

【太平洋汽車網 新媒體頻道】寶騰?沒錯!今天要說的就是馬來西亞的那個國寶級汽車品牌寶騰,一直懷揣“中國夢”不斷試圖進入中國市場的寶騰。這次它拉上了國內如日中天的“自主老大”吉利汽車做靠山,佈局最炙手可熱的新能源產品,終於要圓夢了!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近日,在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的見證下,吉利汽車和寶騰汽車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化了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按照50:50的股份在華成立全新合資公司,不久的將來,寶騰將藉助於合資公司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軍。不過,具體事宜還在進一步商討中,關於工廠選址、資金投入等具體細節尚未透露。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strong>再度入華撈金,寶騰能否得償所願?

其實,寶騰這次借道新能源汽車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屬於捲土重來了,至於第一次你為什麼沒聽過?因為黃了唄~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事實上,早在2011年,寶騰就與華泰汽車曾簽署過合作協議,也是50∶50的股比,計劃初期投入約10億元人民幣,創建汽車技術產業園區,建設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合資公司,據說,首批要國產化的兩款寶騰車型是Persona R和Exora。在合作意向達成後,雙方也馬上積極組建了團隊開始制定合作細節。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而從2012年開始,寶騰與華泰的合作“難產”了,起於2012年,正當大家等著他們簽署最終協議的實錘時,寶騰與華泰的合作“難產”了!從2012年開始,變數接踵而至,先是,寶騰最大股東易主更換為DRB-Hicom集團,緊接著,當時華泰方面負責此項合作的常務副總裁侯海靖也辭職了,後來,又傳寶騰內部戰略轉變……

於是寶騰與華泰的合作就這樣“一拖再拖”幾個年頭,最終漸行漸遠不了了之了。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而這次再度入華的寶騰,境遇又會如何呢?傍上了如日中天的吉利“爸爸”後,這次來中國撈金的夢想之旅會得償所願嗎?

別急,且聽羊老溼給你慢慢分析分析~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毫無疑問,寶騰這一次跟前一次的的境遇截然不同,基礎穩固得可不是一丁半點。首先,吉利汽車本身就已經是寶騰汽車的股東之一,早在去年6月,就已經成功收購了寶騰49.9%的股份,有著股東爸爸的身份在,合作還是很有保證的,至少不會一言不合就隨便中途下車。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其次,吉利汽車和華泰汽車在業內的地位完全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好麼,吉利是誰?自主老大哥!旗下車型賣得火熱,爆款頻出,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發展勢頭一片大好;而相較之下的華泰汽車呢,國內市場份額有限,基本屬於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況且,這次著手方向還是選擇目前國內最被重視的新能源汽車領域。

因此,有著吉利保駕護航的寶騰入華之旅一定會比上次順利很多。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然而,擺在寶騰眼前的任務也依然非常艱鉅,事實上,儘管寶騰是馬來西亞的國寶級汽車品牌,上世紀90年代的全盛階段也達到了近8成的市場佔有率,20萬輛的年銷量。但在吉利收購之時的寶騰早已沒落,因經營不善且持續虧損嚴重,市場佔有率已跌至14%。即使吉利收購後大力推行新政,銷量有了較大起色,但暫時也只是將虧損額從2016年的14億令吉降為2017年的10億令吉。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除了自身實力有些孱弱外,寶騰在國內也並無根基,雖然不想承認,但汽車品牌的鄙視鏈是客觀存在的:歐美品牌>日本品牌>韓國品牌≥自主品牌≥其他品牌(含東南亞)。雖然同為外資品牌,現在韓國品牌在國內都很難混了,何況你個鄙視鏈末端的外資品牌,因此,寶騰馬來西亞的出身不見得能博得消費者多大的好感。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同時,寶騰以往的技術經驗也沒有新能源方面相關的積累,短期內需要依賴吉利的技術反哺,本來“拼爹”無可厚非,但是問題在於,吉利汽車本身自己也有新能源計劃啊,帝豪、博瑞、領克三條系列產品線更是發展得有條不紊,一旦合資公司的介入,若是發生“親兒子”和“乾兒子”的內耗問題,到時候不知道吉利會怎麼站隊?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如此看來,雖然,寶騰汽車入華幾乎板上釘釘,但鑑於其目前本身品牌力一般,未來想在中國站住腳成功撈金可能還將頗為坎坷!

<strong>吉利這盤棋,重點是東盟市場

慧眼如炬的羊老溼,一眼就看穿了“真相”!其實,寶騰在國內能不能折騰出什麼水花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吉利的全球化佈局。而這場合資“聯姻”最大的贏家無疑也是吉利,說到這,在座各位不得不對“舒服哥”的這波操作服氣!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在我看來,吉利幫助寶騰“拓展中國市場”相較於寶騰心甘情願為其開拓馬來西亞乃至東盟市場(東南亞國家聯盟),吉利得到的好處明顯更加實在!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而為了撬開東盟市場,收購寶騰就是吉利的第一步“棋”,從而通過寶騰就能順利進入馬來西亞市場,眾所周知,馬來西亞的汽車市場雖然不大,但是給外來者們設置了多重准入壁壘,如果沒有寶騰在本地市場的支持配合,吉利想進入當地市場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同時,還能借助寶騰的本土化積累和資源,打破從0開始的尷尬局面,從而快速進入正軌。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當然,之所以選擇馬來西亞的寶騰入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馬來西亞作為東盟自貿區成員,可以零關稅出口到東盟各國!因此,吉利可以藉助寶騰在馬來西亞佈局一個生產基地,憑藉自身車型的產品力和極具性價比的價格,從而大舉進攻東盟市場。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strong>總結

說句心裡話,吉利這手腕是大大的高明!但本次雙方的合資“聯姻”,對寶騰來說也不是虧本的買賣,既能學到新能源技術,又有了在華汽車市場佈局發展分一杯羹的機會。

而對吉利,也將有更多的信心繼續推進東盟市場的佈局,雖說風險與機遇並存,但這對吉利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也是我們自主品牌逆襲成為跨國車企“大佬”的機會。

宝腾再度进入中国 这次能否得偿所愿?

總而言之,這一波操作,給吉利點個贊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曹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