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10億包裹!天貓雙11見證快遞奇蹟,中國物流進入新時代

1000000000!世界紀錄誕生。

2018年11月11日23點18分09秒,上海,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媒體中心,奇蹟般的包裹數字在大屏定格,宣佈開啟全球物流一個新的時代。

它遲早要來。這一天早已被預見,但沒人確定會在此刻發生。1天10億包裹,成為十年天貓雙11最具代表性的里程碑之一。

1天10億包裹!天貓雙11見證快遞奇蹟,中國物流進入新時代

早在2017年5月,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說:“我今天在這兒要提一個新的想法,也是一個小目標,中國很快會面臨一天10億個包裹的挑戰。”

“菜鳥必須為這樣的未來做好準備,”一年後,他在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再次強調,“菜鳥將以建設智能物流骨幹網來建立現代的物流體系,希望所有物流行業參與進來,一起為很快來臨的每天10億個包裹做好準備。”

同一天,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說:“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看到一天10億個包裹的情況,平靜如水的在每一天發生。”

今天,馬雲和張勇的10億預言成為現實。

天貓雙11誕生十年來,見證了中國經濟和消費力奇蹟般的增長。但在張勇看來,GMV和物流訂單量只是當天的一個結果,“最重要的是我們和商家一起能為消費者帶來什麼,共同在商業變革和商業創新上成就了什麼。”

“在數字經濟時代,阿里巴巴能夠做什麼來給我們所有的客戶,重新定義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們打造數字經濟、金融、商業、物流、雲計算的基礎設施,我們相信無論是城鄉都需要這樣的基礎設施。”張勇說。

其中的物流基礎設施,正是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進入物流新時代,這張骨幹網正通過全行業大協作與智慧大協同,全力保障1天10億包裹的運行,順利通過今年天貓雙11的年度大考。

中國經濟活力和“商業奧林匹克”的10億證明

傳奇在十年前開始時只是尋常:2009年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只有26萬。隨後九年,100萬,2200萬,7200萬,1.52億,2.78億,4.67億,6.57億,8.12億,今年超過10億,十年飆升近4000倍,見證了“過去十年中國最大的奇蹟”。

包裹量無可比擬的指數級增長,對應著中國消費力量和商業變革的蓬勃發展。

1天10億包裹!天貓雙11見證快遞奇蹟,中國物流進入新時代

菜鳥位於迪拜的海外倉備戰天貓雙11

回顧天貓雙11的成長史,正是消費升級的見證:從“要消費”到“要好的消費”,到“要獨特好的消費”,再到“要全球獨特好的消費”。十年來,天貓雙11的成交額從2009年的5200萬元激增至2017年的1682億元。

但從第一次雙11開始,人們看到的就不僅僅是狂飆突進的數字。從大促讓利,到技術賦能,數字變化的背後,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逐漸成型,是技術的進步,是品牌商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擁抱,是消費者對於未來的堅定信心。

“天貓雙11是全世界的商家同場展現商業力量的一天,我稱它為‘商業的奧林匹克’。”不久前在天貓雙11啟動會上,張勇說。

10億包裹正是“商業奧林匹克”最好的證明。十年前,天貓雙11只是一個27家品牌參加的光棍節大促。現在,天貓雙11已經是匯聚18萬品牌的全球購物狂歡節,更成為了影響全球商業和文化的現象級盛會。

未來每天10億包裹流轉終將成為常態,“最重要的是我們為未來積累了什麼。”阿里巴巴經濟體強勁的物流能力,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商業進步的又一重要引擎。

智能物流骨幹網全球大協同,展現阿里商業基礎設施獨特價值

10億物流訂單,作為前所未有的物流峰值節點,正是天貓雙11對全行業的年度大考。這也標誌著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正式進入一天10億的新階段。

10億物流訂單,相當於美國20天、英國4個月的包裹量;10億也相當於中國2006年全年快遞業務量,連接起來,長度足以繞地球赤道1500圈。

10億物流訂單也是中國物流業飛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中國民營快遞成立於1993年,當時全國一天快遞業務量只有10萬單。從一天10萬到一天10億單,中國快遞走過了24年,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匹黑馬,改革開放的一張名片。

今天的峰值就是明天的常態。從一天10億包裹到每天10億包裹,任何一個物流企業都無法獨自承接。“光靠累是幹不出來的,我們必須不斷創新。物流公司只有聯合作戰,才有可能解決每天十億包裹。”馬雲說。

為了迎戰今年天貓雙11,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連接了全球3000多萬平方米的倉庫和分撥中心、300萬物流從業人員、23萬快遞車輛、20萬快遞網點;同時,通過“一攬子”智慧解決方案,菜鳥為商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做到資源優化、加快庫存週轉。這帶來了全行業、全社會合奏一場技術大升級、協同大升級、大促下降本提效的宏大交響曲。

“我們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充分融合的社會化大協同方式,使得我們彼此能量能夠彼此聚合,爆發出更巨大的能量。”張勇說,“智能物流骨幹網的建設,必將對下一階段,以阿里為代表整個商業從走向新零售、走向新制造奠定非常紮實的基礎。”

1天10億包裹!天貓雙11見證快遞奇蹟,中國物流進入新時代

菜鳥無錫機器人倉,近700個機器人晝夜分揀包裹

天貓雙11十年來,見證了物流業從手寫地址、人工分揀,到菜鳥電子面單、機器人分揀。現在從物流園區、倉庫到幹線運輸、中轉分撥、末端配送,通過技術的連接,智能物流骨幹網正加快實現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在張勇看來,當新零售完成基於大數據驅動的人、貨、場的重構,對於整個物流產業來講,在一張智慧物流骨幹網上,當所有物流要素被充分數字化以後,就有可能全局物流要素進行重構,才能夠真正一起走向未來。

“曾幾何時,我們曾經說一天1000萬個包裹,那已經是天文數字了。可以跟大家說,過去的20年,阿里不斷見證著中國商業奇蹟的發生,但是過了一年、兩年、三年以後,當回過頭去看,我們所有經歷過的高峰,都變成了今天的尋常。”

今天的阿里巴巴經濟體,已經成為數字化的商業基礎設施,以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為基石的物流體系,正在深刻地影響中國經濟。創業19年來,阿里巴巴集團從未改變過自己的使命,面臨數字經濟時代的挑戰和機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的擔當。強烈的使命感和強大的技術能力,不僅給中國經濟轉型帶來動力,也在凝聚全社會對未來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