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對徐福東渡的看法(一)徐福學的巔峰背景

討論這個問題必須得有相當基礎,先大致說一下徐福學產生的背景

談談我對徐福東渡的看法(一)徐福學的巔峰背景

中日友好活動發的紀念電話卡

《史記》齊人徐市(福)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又使徐福(市)入海求神異物,還為偽辭曰:臣見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願請延年益壽藥”神曰“汝秦王之禮薄,得觀而不得取”即從臣東南至蓬萊山,見芝成宮闕,有使者銅色而龍形,光上照天。於是臣再拜問曰“宜何資以獻”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與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說,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最早記錄徐福是司馬遷的史記兩段話,還用了兩個名(徐福和徐市)成就了徐福東渡的傳說。1736年,日本一個藩主水野氏在和歌山縣給徐福立個墓(注意-這個墓是1736年才後立的,我們清朝時),1950年,中國港臺有個學者衛挺生,出了一本書《徐福入日本建國考》,根據中日曆史書籍,古物等十大巧合,想證明徐福就是日本開國第一代神武天皇!?衛挺生第一條就是史記的徐福的目的地---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它和日本的神武天皇的創國平原廣澤地理一樣!

昭和天皇有個最小的弟弟三笠宮親王,思想很進步叛逆,二戰後,基本上從事歷史人文研究!他看到這本書後,很贊同衛挺生觀點!1977年就把這書讓人翻譯成日文!在日本發行了(親王這不一般的對學術的探討精神),個人認為衛的那些觀點未必對,但給幾個人學者精神點個贊!

談談我對徐福東渡的看法(一)徐福學的巔峰背景

1977年日文版本神武天皇=徐福

日本的情況是文字出現比較晚,在公元6世紀(中國隋朝時開始有文字,而且是先漢字),到了平安時代聖德太子才開始倒退---1000多年前的神武天皇創日本時代(彌生時代),這好比咱們現在研究唐朝事,那時沒互聯網度娘這種條件!連文字都沒有的一千多年空白!又過了大幾十年公元712年(對應唐玄宗時期),第一部史書《古事記》寫成了!《古事記》前面的東西都是些神話!神話裡記載了---神武天皇(第一代天皇)在東征的途中迷路,天照大神和高木神曾派遣八咫烏作為嚮導,指引神武天皇從熊野前往大和,最終建立了如今的大和王權-----和800年前的司馬遷《史記》記載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這個被衛挺生拿來當作第一條證據,衛一共列了十條證據,這個不討論就是複述一下大概!小編要從另一個視角用到這些!

當然還得囉嗦瞭解一下日本的彌生時代和古墳時代...

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公元250年,這個時代有個特點,就是日本從非常原始的---幾乎是後石器 時代的繩紋時代,受到了大陸(包括中國和朝鮮半島)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一個以陶器,銅器,還有被強烈地和稻作聯想在一起的時代。在彌生時代,稻作被引進和被大規模地推廣,顯然有東亞大陸移民來了,帶來了稻作技術!突然會種大米了,會用水田了!是徐福?還是別的什麼中國人?還是朝鮮半島人?---?小編這裡不討論

古墳時代----接著彌生,跟著平安時代,古墳時代大約公元250(中國三國時期)—538(南北朝)----特點就是盛行修築朝鮮半島風格的墳墓,那種前方後圓的大小古墳,以奈良縣為中心,散佈在北起福島縣、南至熊本縣和大分縣的廣大地區。五世紀又從宮城縣擴展到鹿兒島縣。古墳只埋葬部族首長,由部族成員共同修築。當時,農業生產仍是共同進行的,主要財產採取部族首長所有的形式。在考古上這是支持朝鮮半島移民說的,但這裡也不討論!

平安時代----有文字了,能寫書了《古事記》......

話再回到三笠宮親王支持徐福就是神武天皇觀點後,日本學者又發現一本奇書《宮下富士古文書》,在衛挺生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進展,風滿,巔峰----

談談我對徐福東渡的看法(一)徐福學的巔峰背景

彌生時代的日輪中文版

談談我對徐福東渡的看法(一)徐福學的巔峰背景

彌生時代的日輪日文版

飯野的《彌生的日輪》又出版了,把徐福昇華為日本彌生時代的日本掌舵人,不再是《史記》裡那個方士,江湖騙子...徐福學的巔峰,有的考出徐福就是神武天皇!還有考出徐福是神武天皇的爺爺的!歷史有時是需要考古挖掘證實的,不是靠幾本神話對號想象的!徐福學慢慢也遭到一些學者的嚴重質疑!這裡也不討論!

先寫到這,這些都是鋪墊...分篇再談我的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