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經濟學——邊際量

傻瓜經濟學——邊際量

書中引用了曼昆經濟學中關於理性的人考慮經濟邊際量的介紹。讓我們知道經濟學不再是經濟學家的專利,我們普通人也是可以學習,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不被那些經濟學家所矇蔽。其中書中的故事,我覺得對我們還是有一些思考和借鑑的。

內容如下:傑米揚的故事

傑米揚和菲卡是鄰居,兩家的關係不錯。傑米揚很好客。一天,他做了好多魚湯,他知道鄰居菲卡愛喝魚湯,就把菲卡請到家裡喝魚湯。

傑米揚熱情地說:“我親愛的鄰居,請,請吃呀!”菲卡說:“好鄰居,我已經撐到喉嚨口啦。”“沒關係,再來一湯盤,你聽我說,這魚湯,是我專門為你做的,燒得很香。”“我已經喝了3盤啦。”“咳,得了,記這些幹什麼,只要你喜歡就行。為了健康,來讓我們再把它喝光吧!多麼鮮美的魚湯,你瞧瞧有多稠:上面油膩膩的一層,簡直跟琥珀一樣。請賞光呀,我親愛的朋友!喏,這是鯿魚和魚肚,這是鱘魚片!哪怕再來上一小勺!哎,夫人,你快出來招待我們的好朋友呀!”

傻瓜經濟學——邊際量

傑米揚就是這樣款待鄰居菲卡的。不讓他休息,也不讓他喘一口氣。菲卡雖然早已喝得大汗淋漓,但他還是接過了盤子,鼓起所有的力氣,總算把魚湯喝完了。“這樣的朋友我才喜歡!”這時傑米揚熱烈歡呼道。他繼續說:“有些傲慢的傢伙才叫人討厭!好,請再來一盤,親愛的朋友。”這時我們可憐的菲卡,儘管他很愛喝魚湯,但是為了躲過這場災難,趕緊抓起帽子,慌慌張張地逃回了家。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敢跨進傑米揚家的門檻了。對於客人而言,喝第三碗湯與第一碗湯相比,他的滿足感是依次遞減的,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

傻瓜經濟學——邊際量

放眼望去,多少企業為產品賣不出去而發愁,這其中的本質原因是,產品賣不出去並不是消費者沒有購買能力,而是你的產品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給消費者帶來了邊際效用遞減,也就是變成了傑揚的湯。

書中對我們的瓷器進行了舉例,我們雖然號稱瓷器大國,但是市場上的瓷器都是幾乎造型圖案都一樣的青花瓷。像這樣的瓷器你頂多只需要一套就夠用了。相同的瓷器擁有的越多,邊際效用就遞減。多到沒地方放,那麼邊際效用就為負 。沒人買瓷器了,是不是說明瓷器市場就是這樣有限的呢?其實不是,這只是相同的瓷器帶來邊際效用遞減,不同的瓷器帶來就不是邊際效應的遞減。

傻瓜經濟學——邊際量

什麼是邊際效應遞減?就是是針對同樣東西數量增加而言的,不同的東西可以滿足不同的消費者的不同需要,那就沒有邊際效應遞減的說法。瓷器可以有不同造型或者圖案,每種不同的瓷器滿足不同的需求。可以帶來不同的效用,就不會銷量不好了。通過瓷器的例子,讓我們理解出來,消費者如果能從所購物品中獲得的邊際效用大,就會願意高價購買。如果產品沒有賣出去,那一定說明一件事,,那就是你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產生了邊際地點效用。

所以說,市場是不會飽和的,產品之所以賣不動,那是因為你生產的是消費者不需要的產品。如果你的產品是客戶需要的,就不會有賣不出去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