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勾沉》二,陳主持傳缽唐三藏,求釋義朝拜佛法堂

《西遊勾沉》二,陳主持傳缽唐三藏,求釋義朝拜佛法堂​ (有事中斷,接著第二回)

陳主持強掙了掙身子,目光掃了一遍禪房內眾弟子並唐僧,向唐僧並眾弟子繼續說道,〞你所說的因果迷惑,不能怪為師無法解答。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為師自出家以來,就捨身在這小小金山寺。能學到的,只這金山寺所有,能見到的只是些與為師差不多的遊方和尚。真正有道行有參悟的佛陀怎會到我等這種小寺為我們答疑解惑。再加上為師天資愚鈍,並不能從寺院所擁有經書中舉一反三,參禪悟道。〞接著咳嗽一聲,悲嘆道,〞師父笨哪,經書誦了一輩子,連個真佛都沒見到!〞眾弟子見師傅悲痛,正欲擁上前勸慰,陳主持擺擺手,示意弟子們停下。繼續緩緩說道,〞雖然為師未曾見佛,佛卻自在西方。雖然為師未了然佛道,世上能瞭然佛道的卻大有人在。我朝自開朝以來,蒙聖上尊佛重道,特在長安聖京,京師繁華之處,找出了一個清幽閒瑕之地,設立了一座我們佛門弟子最高的佛學院。選考天下佛門弟子中之優異者,由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等眾菩薩親身傳教義,在那兒,斷無未解之惑,也斷無難解之理!〞唐僧本也聰明,陳主持說到這兒,便明白了主持意思,向主持道,〞師傅旨意讓弟子去考佛學院瞭然此惑?〞陳主持微微笑道,〞正是。你們眾師兄弟中,唯有你天資聰惠,基廣根深,唯你,可到佛學院考考試試。〞〞可是,弟子怎能捨得師傅遠赴京師。弟子自出世便由師父拉扯大,早已將師父視為生身父母。子曰,父母在,不遠遊。何況師父現在身體欠安,還是等師父身體好些再說吧!師父病臥在床,弟子縱使去了京師,心中掛念師父,豈會專心致志?〞陳主持打斷了唐僧,說道,〞你把為師當作父母,為師甚慰。但是,為師也把你等看作自己孩子,若能睜著眼看著你們一個個能修禪定悟,得道昇天,師父便墮那萬劫不復之苦也自高興。〞

這時在一旁靜靜呤聽的唐天一等眾弟子,見唐僧面有難色,遂上前一步向唐僧說道,〞師兄,雖然按年紀我比你虛長。但是論佛法教義,師弟自愧不如你萬一。而且,三州六府,十里八鄉,哪個不知師兄高名?師兄若真的進了佛學院,不光師傅高興,眾師兄弟也一體榮光。眾鄉親也跟著師兄沾光。你還是去吧!不獨獨為你,且為一體大眾。師父是你師父,也是我等師父。師兄不在,師父身體自有我等照應!此去京師,不過一千餘里,師兄高中了,自然高興。若不中,只兩三個月便回來了。也當不個事。能在佛學院中上柱高香,也算我寺虔誠啊!〞唐天一說完,其餘唐天二,天三俱隨時符合,〞師兄,去吧!去考佛學院吧!師父這兒有我們呢!高中了,大家一體沾光。人不是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唐僧見師傅及眾師兄弟殷情切切,遂向師傅說道,〞那麼徒兒便謹遵師命,京師佛學院走一趟。中了,自有報喜的快帖,不中,弟子便上柱香轉回來〞。眾師兄弟齊聲讚道,〞可好,可好!〞唐僧繼續說道,〞我出家人了無牽掛,又無細軟行頭可待。直待明日天亮,弟子即行,今日且陪師父一宿〞。

陳師父見唐僧答應,心中更高興,卻說道,〝傻孩子。一切物事不備,那佛學院乃平頭百姓離地昇天的龍門,豈是想去就去的!〞唐僧及師兄弟忙說道〞且叫師父示下!〞陳主持繼續緩緩說道,〞當年真龍天子好佛尊道,與我佛祖釋迦牟尼佛一齊於聖京建這無上佛學院,但凡入院僧侶,學得成,便跟隨佛祖西天佈道,享無上榮光,與天地同壽。學不成,但憑文憑,也可到一方寺院做個頭陀主教,享盡世間繁華,人間受用。一時間,聽聞僧侶農夫,舍下黃卷,拋卻鋤頭,不論修為多少,都想到佛學院碰個彩頭。佛祖見人雜眼亂,於是頒佈聖令。今後凡入考佛學院,需有憑證。卻教那無證的凡僧俗侶,不作非份之想。更是廣施佛法,撒下六百八十四朵金花,讓全國六百八十四座寺院,每院只選一名有潛質根底的修行之人持金花入京朝拜。沒有憑證,莫說佛學院門了,便山門口也叫四大金剛轟了出去!〞眾弟子聽得明白,各個面自相覷,眼神中都在問,〝金花在哪兒?〞。

陳主持自然明白眾弟子心思,向唐天一招呼道,〞天一,且替為師將紫檀櫃子中的紫金缽兒拿出來。〞陳主持所謂紫檀櫃子,徒弟們是知道的,那是立在牆邊供師父放經手,手卷,字畫的一個方櫃,平日裡,除師父外,是沒人敢亂動的。唐天一來到櫃子前,將櫃子打開,見櫃子中齊整整碼著法華經,般若密多心經,嚴華經等等經書,經書一側,擺著一個烏黑且紫的缽兒,心想是了。於是恭恭敬敬地捧出來,來到了師父面前。陳主持見紫金缽兒取到,顫巍巍地伸出雙手,將紫金缽兒攬在胸前。繼續向徒兒們說道,

〞為師起不得身了。弟子們替為師向這缽兒拜一拜吧!〞眾弟子及唐僧聽令,齊刷刷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向床上的師傅及缽兒磕了三個頭。陳主持待弟子拜完,手摩挲著紫金缽兒,向弟子們宣說道,〞佛祖將六百八十四朵金花撒向六百八十四,交於各寺主持為有緣人入佛學院考試憑證。卻又擔心各寺院保護不力,萬一讓那強梁綠林奪了去,豈非不幸!於是更廣施無量佛法,將這六百八十四朵金花有化木魚,有化燈臺,有化禪杖,不一而足。總歸將原形隱去,卻教那強梁好漢無處尋覓。到我這寺中,金花卻化成了一紫金缽兒。這便是入佛學院的準考憑證。唐僧我兒,今我當著眾師兄弟的面,將紫金缽兒傳於你。你且小心保護,直到佛學院,便有應驗!望你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進得佛學院,學會無量法,普佑我金山寺及一方百姓。阿彌陀佛。〞

眾弟子一時舉掌當胸,齊聲高呼佛號,〞阿彌陀佛。〞唐僧跪地上,聽師傅講得明白,再叩一首,起身至師傅床前,伸雙手接過紫金缽兒,念一聲,〞謹遵師傅法旨〞。捧著金缽退後兩步,卻將金缽叫師兄弟們逐一觀看。師兄弟們俱贊贊不已。同時祝唐僧獨佔魁元。寺中原本事務繁多,除留兩沙彌並唐僧照料師父外。餘眾各自散去。一夜無話。唐僧得了入考憑證,奔京城長安有何奇遇,中未中榜!且聽下回分解。第二回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