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在绿水鬼还没有现在那么火爆之前,绿色在腕表中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一个配色,与现在的黑、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可后来因为劳力士的行情越来越高,那一抹绿色也被许多厂商争相模仿,从而形成了现在”沾绿必火”的假象。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真的高级色都不是绿色,而是“蓝”。这种蓝色不是“蓝水鬼”那种表面蓝,也不是像海马那种纹理蓝,而一种非常低调,但又引人注目的蓝。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简单一点来说,这种高级蓝没有绿水鬼那种浮夸,但是懂行的人却能通过这种类来直接定义腕表的级别。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大家可以继续和编辑往下来了解这种“高级蓝”。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高级蓝”的来历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早在16世纪的时候,工匠们就发现了普通金属、合金的氧化和侵蚀问题。这种问题看似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是在一名叫芬德的工匠的眼里,金属的耐腐蚀能力是关乎人类性命的大师,甚至有时一颗螺丝生锈都会能危害的人类的安全。在这种环境下,芬德开始往增强金属硬度的方面钻研,因为它深知只有让金属的硬度更高、抗腐蚀的能力更强,工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大约在1568年,芬德在传统的制钢的方法中增强的材料的分子结构,整个过程就是增加了“淬火”以及“烤蓝”。而烤蓝就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程度之后,本身的硬度会增加,金属的本身就会逐渐变成蓝色。后来,这种带有蓝色的金属材质就被大家当成“高级工艺的代表”。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蓝钢的制造方法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高级蓝”的学名叫做蓝钢(blue steel),原理就是通过将钢材加热而增加硬度和耐腐蚀性。蓝钢的整体制作流程不算复杂,但是对工艺的要求也是非常高。1.把想要提炼的金属放在一个铜制的烤盘上,并要预先加热早295摄氏度,随后保持温度恒定不变。2.在“烤蓝”的过程中不能有1摄氏度的偏差,在完成3-5分钟的烘烤之后要将金属放在不锈钢制的筛子中冷却。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3.利用放大镜来观察初步烤蓝的金属是否色彩均匀,若有色差就证明烤蓝时温度有偏差。整个烤蓝的过程是从225度开始发生变化,从这个温度在标准温度之间,一次的颜色变化是淡黄、深黄、红棕、红紫、紫,后面便是蓝。到了蓝之后,越往后的火候越难掌握,对工艺技术的要求相当高!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德国的蓝钢腕表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发明这种蓝钢工艺的芬德并不是德国人,但这项工艺传到德国之后却被德国人在工业上发扬光大,包括轻工业制表也不例外。直至今日,蓝钢技术依然是属于德国制表的特色,使用蓝钢材质的表款也多数出自德国。我们比较了解的朗格、格拉苏蒂,它们旗下的表款的特色就是带有用烤蓝技术制成的蓝钢螺丝,大量分布在夹板和轴承上。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甚至在特殊的鹅颈微调与擒纵系统上,这些高级德国表都是使用蓝钢螺丝,配合黄金套筒也很常见。此外,另一个德国品牌nomos也是蓝钢的拥簇者,作为包豪斯风格的先驱,它的表款有很多都是蓝钢三针+加无时标的设计,简约中又带有一些高级。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烤蓝的成本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既然蓝钢被称为“高级工艺”,那么它的成本自然不会低。我们以格拉苏蒂原创例,普通功能的机芯大概需要30个螺丝,而带鹅颈微调、3/4夹板的机芯至少需要普通机芯的3倍以上(螺丝)。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然后又从制作的方面来看,1枚螺丝的抛光和烤色就需要1-2小时,中间还会很大的失败率和重修率,所以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加在一起,仅是螺丝钱前就足够买一块浪琴名匠了。根据一些好事网友分析和计算,一枚蓝钢螺丝的材料、人工成本至少是100欧元,也就是约780元人民。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蓝钢工艺发展至今早就成为了高级工艺的代名词,也是属于德国制表的特色。如果不是因为产量和能见度低,高级蓝早就已经取代绿盘绿圈的位置了。

如果手表有高级色,那肯定不是绿,而是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