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頁岩氣田開發取得突破,或影響後續能源結構?

涪陵頁岩氣田開發取得突破,或影響後續能源結構?

從中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岩氣公司獲悉,涪陵頁岩氣田焦頁108-2HF井在近期開展的放噴測試中,取得深層壓裂工藝攻關的關鍵進展,獲得23萬方/天的高產工業氣流。

據悉,這口位於二期產建區的深層頁岩氣井,埋深達3700米至3900米。在這樣的深度,獲得23萬立方米/天的高產工業氣流,業內人士認為對涪陵頁岩氣田乃至國內、全球範圍內的深層頁岩氣開發,都將起到深遠影響。

上述突破,緣於氣田開發建設者堅持不懈的技術攻關和全方位的研發投入。據統計,近年來僅涪陵頁岩氣公司的直接科研投入,每年就超過2000萬元。

此外,涪陵頁岩氣公司還與涪陵區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投資2億多元共建重慶頁岩氣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頁岩氣綠色開發、技術轉化與創新管理等方向,開展頁岩氣開發技術創新,形成並完善適應於不同地質背景的海相頁岩氣高效開發技術系列。

涪陵頁岩氣田開發取得突破,或影響後續能源結構?

涪陵頁岩氣田人士介紹,氣田的關鍵裝備和配套工具靠科技研發創新,單井投資可節約兩三千萬元。頁岩氣採掘中應用一種電驅動壓裂泵系統,將目前最先進的通訊網絡技術與之結合,實現了遠程操作與智能化控制,標誌著我國頁岩氣開採核心技術裝備在綠色智能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涪陵頁岩氣田開發取得突破,或影響後續能源結構?

涪陵頁岩氣田相關人士表示,氣田已初步形成頁岩氣藏綜合評價技術、綠色開發配套技術等五大配套技術體系,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今年1月,“涪陵大型海相頁岩氣田高效勘探開發”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涪陵頁岩氣田,已成為中國頁岩氣綠色高效開發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