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屋顶的神兽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

在紫禁城建筑群的殿脊和屋脊上,有许多琉璃装饰件,主要有两类:正吻和脊兽,它们都有具体的象征意义。正吻是宫廷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件:龙头、龙口,咬往正脊,是防火镇水的象征。脊兽就是紫禁城大小宫殿的檐角上装饰的琉璃雕饰件,每一件饰物都是自古以来传说中的麟类、羽毛类和兽类的吉祥动物形象,形态各异,含义丰富,除檐角最前有琉璃“骑凤仙人”外,还有各种样式的琉璃小兽。《大清会典》上说这些琉璃釉面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如若数目达不到9个时,则依先后顺序。 天安门城楼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有正脊一条,正脊的两端有一对华丽的龙型琉璃装饰物,称为龙吻,另有垂脊8条,在垂脊顶端各有一条龙吻,故有“九脊封十龙”的说法。龙吻,又称为“鸱吻”,鸱尾的形状呈月形,有点像鱼的尾巴,又有点像鸟,人们当时把它装饰在屋顶上,其作用有“避火”镇灾之意。

故宫屋顶的神兽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

此外,屋檐的8条垂脊上各有十个栩栩如生的仙人走兽,最前面的是“骑鸡仙人”,之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犬、斗牛九种形态各异的走兽。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故宫屋顶的神兽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

它们有的是神物、是至高无上权利的象征;有的则是寓意美好的祥兽,是吉祥雄伟的象征;有的是神话故事中的海中异兽,能兴云作雨,故被人放在了屋檐上,成了灭火防灾的“能手”。

脊兽的等级、大小、奇偶、数量、次序等都有严格规定,如在故宫太和殿的角脊上,排列10个琉璃坐姿小兽,成双数,为最高等级。乾清宫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兽减去“行什”,为9个;坤宁宫明代是皇后寝宫,清代祭神和举行婚礼之用,檐角兽为7个。东西六宫是后妃居住的地方,檐角兽为5个。宫墙门檐角则多为1个,即琉璃小兽只有“龙”一种。

故宫屋顶的神兽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

紫禁城宫殿屋顶檐角上所塑造的琉璃“仙人走兽”,不仅仅只是帝王宫殿上的装饰物,而且还是屋顶防止雨水侵蚀渗漏和松散脱裂的重要琉璃部件,是建筑匠师们把实用构件与艺术造型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