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每天10分钟,掌握一个营销秘籍,欢迎关注小萌10分钟商学院

这一讲继续来讲消费心理学,你卖一个1000元的锅,为了促进销量,你打算送一个价值50元的勺子给客户,你本来满心以为客户会很感激,并且大大的增加这个锅的销量,可是发现大家并不在意,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我送的太少吗?其实不是,你送的可能并不少,你只是让用户感觉送的太少了,在大多数客户心目中间1000元送50元,那5%,那算什么?你觉得很心疼,他觉得没诚意,这是因为消费者心目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判断逻辑,我们称之为叫做比例偏见。

概念:比例偏见

案例:

同一款闹钟,A商店卖100元,B商店卖60元,很多人会选择花10分钟的时间,从A商店到B商店去购买闹钟,来节省这40元。同一款名表,C商店卖6600元,D商店卖6550元,同样10分钟的路程,而且可以省50元,但很多人仍然会在C商店购买名表。

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运用:场景

那么,如果你是商家,我们怎么来利用消费心理学里面的这个比例偏见的逻辑,来销售你的商品?今天我们来教大家几个方法。

第一个叫做换购。

比如说在一开始,我们说的那个锅,你卖1000元,打算送50元的勺,你可以试着把这个赠送50元的勺,换成另外一种换购的逻辑。你可以说,你买的这个1000元的锅,你只要加1块钱,你就可以得到这个价值50元的勺子,这个逻辑看似跟前面没有特别大本质的变化,但在消费者心中却把这个比例,翻天覆地的改变了。在第一种情况,消费者会拿50元的勺子和1000元的锅去对比。他觉得优惠的比率是5%。可是呢,在第二种情况用1块钱来换购,消费者会有一种用1元钱买到50元的商品的倍率感,他会觉得特别的划算。我想,这个时候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的商场都非常热衷于搞换购的活动了,他其实就抓住了你的消费心理。

第二个方法叫作比较。

比如说,你是个卖电脑的,你想把一个4G的内存条,单独卖给顾客200元,顾客可能买,也可能不买。但如果你告诉他一个4G内存的电脑,在你这儿卖4800块钱,可是一个8G内存的电脑,却只需要卖5000块钱的时候,他可能觉得,哇哦,这个电脑性能高了一倍,可是只需要多加200块钱而已,特别的划算。这个时候,虽然都只是4G内存200块的一个大小的差异,却给客户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就是利用了比例偏见的逻辑。

小结:运用方法

第一,促销时,价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更多的优惠感,而价格高的商品,可以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优惠。

第二,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

第三,把廉价的配置品,搭配在一个非常贵的东西上面一起卖,那相对于单独卖这个廉价商品,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价值感。

3、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3、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3、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3、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