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倫語說歷史。

歷史上皇權是至高無上的象徵,誰如果能做皇帝,就代表了誰可以統治天下的一切,所以有成千上萬的人都在覬覦著皇帝的寶座,為了爭奪皇帝的位置,甚至不惜父子相爭,手足相殘,違揹人性倫理的悲劇比比皆是。今天我們所講的這件事就是一件發生在兄弟之間因為皇位爭奪而引發的千古之謎。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出生祖籍河北涿州市,生在洛陽,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因父親本為戰將,所以趙匡胤自幼學習武術,頗有武術造詣,流傳至今的太祖長拳相傳就是他所創立,宋太祖共有兄弟三人,兄趙光濟、三弟趙光義,四弟趙廷美。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郭威建立後周後,趙匡胤開始進入軍旅,郭威死後非常受到周世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意為臨終託孤。公元960年年幼的周恭帝剛剛繼位,遼國大軍來犯,趙匡胤領軍抵抗,路上在陳橋驛,便被二弟趙光義、某士趙普及手下大將們“黃袍加身”當了大宋皇帝。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得位之後的宋太祖,遵循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後消滅了南方的九個割據政權,而正要攻打北方的北漢之時,時間走到了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趙光義進了萬歲殿後,摒退左右,其餘人等不可以聽他們兄弟講話,所有侍者、衛士只能在屋外候旨。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之後就沒有了動靜,趙光義宣佈皇帝駕崩,並且臨死之前傳位給他,於是趙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有人對趙光義繼位頗為不滿,認為當夜是趙光義趁亂謀害了哥哥,並且矯詔拿到了皇位這種說法被傳的神乎其神,宋太宗也不得不拿出拿出了“金匱之盟”的說法,說當年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病重,太祖趙匡胤在旁侍疾,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杜太后擔心趙匡胤死後,孩子太小,也發生像後周恭帝這樣的事情,認為國家應當由年長的國君來繼位這樣比較安全,勸說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現在看來這個說法並站不住腳,因為趙匡胤去世的時候,自己還是有兩個兒子的年紀大的趙德昭已經二十多歲了,完全可以勝任皇帝。而且“金匱之盟”的說法是宋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興國六年九月,還是那位趙普所獻出的。這位趙普雖然姓趙,但並非趙氏皇族,但經歷了趙氏皇族所有的關鍵時刻,如果這個“金匱之盟”是真的,那麼當初宋太宗繼位的時候為什麼不公佈,反而是在懷疑之聲日盛的時候公佈出的呢。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同樣被當做趙光義害死哥哥謀權篡位的罪證是,在太宗伐遼高梁河之戰大敗後,朝中一度失去太宗生死的消息,在這時有人便提議擁立趙德昭為帝,後來太宗平安歸來,知道後心中非常不悅,然後未賞賜一同征伐北漢與遼國的大臣,趙德昭進言勸太宗賞賜,但太宗生氣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封賞他們也不遲”。結果趙德昭因為這句話被嚇得自殺。也有傳言這是太宗故意要斷絕太祖一脈。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另外一點在後蜀被滅國之後,後蜀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被太祖所獲,並納為寵妃,此女長得十分漂亮,又有才華,一同征戰的趙光義也非常垂涎,但迫於哥哥的權勢,只能覬覦,為了美人,殺兄篡位是再好不過的理由,並且花蕊夫人的死因蹊蹺,史書記載是趙光義為了哥哥不被亡國之女迷惑,故意射殺。正史中的記載自然是正能量的一面,可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很有可能就是一種“既然我得不到,那我就毀了他”的一種病態心理。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趙光義此人雖然在大的方面確實可以算得上優秀的皇帝,但是比起太祖趙匡胤缺乏了一些心胸和歷練,這也與家中有強悍的父親和兄長有關係,長期的與強人為伴也造就了他的這種性格,他的心目中也存在著陰暗的一面,準確的說趙光義很有可能是人格分裂。他繼位之後,對皇帝的位置更加的敏感,生怕會有人對他不利,趙德昭之死,就是例子。太祖的另外一個兒子趙德芳也是在睡覺中暴斃,弟弟趙廷美因為太宗皇帝開了一個好頭,也整日等著接班,最後也被太宗以謀反論處。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為了皇位的穩固,他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最有能力的長子趙元佐,因為趙廷美被冤死之事感到不平,就在一次宴會上因酒醉縱火,被廢為庶人。二子趙元僖因為被當做準太子,與大臣各種結交,最後也莫名奇妙的“早朝回府,暴病而亡”,他死後,太宗皇帝非常悲痛罷朝五日,並寫下《思亡子詩》。最後在趙光義沒有多少日子的時候,三子趙恆被立為太子,百姓們都非常開心,但是太宗皇帝知道後並不高興。這就十分反常了。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趙光義除了對自己家人下手外,外臣更不用說了,馮拯等人上疏請早立太子,趙光義便將馮拯等人貶到嶺南。南唐後主李煜,是直接記載被太宗毒死,吳越王錢俶六十大壽,太宗皇帝派人祝壽,當晚錢俶就暴斃而死。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但凡是對趙光義皇位有威脅,潛在威脅,哪怕是和皇字沾一點點邊的人都是死的不明不白,如果“燭影斧聲”那一夜,趙光義真的想要做點什麼也是易如反掌吧。皇權在他眼裡就是一個一直覬覦的東西,他比其他人更想得到,但是他的能力並不能撐起野心,所以在陳橋驛的時候他做出了擁立哥哥做皇帝的決定,而在哥哥死後屬於他的機會也到來了。趙普作為這兩件事情的親歷者,很有可能同樣參與了謀劃,正是因為他和趙氏兄弟關係都不錯,在趙匡胤死後,憑他對趙光義的瞭解,是可以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的,但是太祖的兒子繼位,就不一定會怎樣了,所以趙普才沒有擁立太祖的兒子登基,而配合了趙光義奪取了政權。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人格分裂的趙光義雖然有一定的才能,但是並比不上他的哥哥,可是他的野心一點也不小,在這樣的性格驅使下,皇權已經成為了他的囊中之物,他得到的不容易,更不想輕易失去,所以登基後的一系列舉動,充分證明這一點。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他是怎麼讓這些人都“暴斃”的呢,有一則野史記載了一個小故事說到了

宋徽宗年間,有一天徽宗皇帝騎馬在皇宮中巡視,發現了一個沒有名字的倉庫,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於是就問左右,宮人回答說這是太宗皇帝始在宮中專門設置用於存放毒藥的倉庫。庫存的毒藥有七個等級,最高級的一種讓人聞一聞就會死去,這些毒藥是專門用來對付亂臣賊子的。宋徽宗聽聞這件事不禁擔憂起來,一則認為用毒非君子作為,二則擔心如果有人拿這裡面的毒藥對付他豈不危險。於是下詔書焚燬了這些毒藥。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些毒藥和太宗朝那些人的死有關,但是不得不讓人如此聯想,甚至在壯年的太祖溘然長逝是不是這些毒藥長期的結果,燭影斧聲之夜只是最後的環節,也未可知。趙光義或許正是因為多行不義,所以禍及子孫,兒子真宗獨子,還弄出了“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孫子仁宗無子,後面的雖然有子嗣但哲宗早亡,徽欽二弟靖康之恥被俘虜,大量皇族子嗣被欺凌,唯一逃脫的宋高宗趙構,無子,不得已又傳回太祖一脈,也算是報應不爽。

燭影斧聲的背後:趙匡胤壯年暴斃,真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嗎?

歷史已經過去,我們只能從這些蛛絲墨跡中仔細分析,無論當年是否真的是這樣,只能說生在帝王家的人或許真的是一種悲哀。

本期倫語說歷史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圖片來源:互聯網,感謝各位的拍攝者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