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帶著“自畫像”去鑑寶,觀眾笑成一團,專家的手卻微微顫抖!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演變中,有無數出色的人創造出了優秀的文化遺產。我們稱這些遺產為“文物”,文物對於我們現代人考察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通過它們,我們能看到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化情況。

大叔帶著“自畫像”去鑑寶,觀眾笑成一團,專家的手卻微微顫抖!

最重要的就是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在時間的推移過程中也難免會受到一些損壞,要是真的有文物能好好保存到現代的話,那麼它們的價值可是無法估計的。

近幾年很多電視臺都開設了鑑寶節目,方便民間的人們把自己祖上流傳的亦或者機緣巧合得到的一些寶物送去鑑賞。就算不是真的也沒有什麼損失,為什麼不去給專家鑑定一下呢?

很多人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上節目,誰能想到自己家裡放著一個古代的文物,要真的是真的那不是發財了嗎?還別不信,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大叔帶著“自畫像”去鑑寶,觀眾笑成一團,專家的手卻微微顫抖!

在一檔鑑寶節目上,一位大叔介紹自己是內蒙古來的,他帶了一個唐朝的唐三彩請專家們鑑定是不是真的。為了節目效果,專家們要問問這位大叔這個寶貝是怎麼來的。

大叔說,他常年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見自己的親人。有一年準備回家,先給家裡人打了一個電話。他要回來的日子正好是他的生日,家人們想到正好兩個日子撞到了一起,就出門去給他挑選禮物。

大叔帶著“自畫像”去鑑寶,觀眾笑成一團,專家的手卻微微顫抖!

走到街上,家人們挑挑選選到了一個小攤前。突然看到一個唐三彩長得非常像他,就高高興興的買了下來,當時購買的價格也不貴,就幾百塊錢。

說到這在場的觀眾們就很好奇了,到底哪裡像。於是大叔就擺了一個和唐三彩一模一樣的造型,大家一看,哎喲,真的就像是大叔的自畫像一樣。

大叔帶著“自畫像”去鑑寶,觀眾笑成一團,專家的手卻微微顫抖!

因為大叔覺得這個東西應該有些年代了,就想著找專家來鑑定一下。專家節目效果也達到了,就仔細觀察起這個雕像來,觀察之後,專家的手微微顫抖:它像是一個武士,正好半蹲著馬步準備跳躍起來,手裡握著一根狼牙棒。雖說雕像面積不大,但是雕刻藝術非常高超,雕像的面部表情非常生動。

專家說,這雖然是唐三彩沒錯,但是卻不像是唐朝的東西。應該是唐朝之後的人們進行了發展和傳承,看起來倒像是在山西燒製的瓷器,年代應該是元到宋代時候的。

大叔帶著“自畫像”去鑑寶,觀眾笑成一團,專家的手卻微微顫抖!

大叔聽到這樣的鑑定結果也是非常高興,畢竟是一個文物。但是專家接著又說,還是先不要太激動,雖然說距離現在也有一些時候了,但是價格確實不怎麼高,應該也就是幾萬塊錢。大叔聽到這裡,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可能也是和自己預期想的結果有一些出入吧。

但是要筆者說的話,還是應該知足了。畢竟幾百塊錢的東西到現在能換幾萬塊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這種東西還會升值。人嘛,還是要懂得知足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