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伪粗粮”坑了你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慢性病的高发,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粗粮,受到全世界的大力追捧。

但你知道吗?我们常吃的可能是“伪粗粮”!不仅无法提供相应的营养,还不利于三高的控制,甚至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别让“伪粗粮”坑了你的健康!

常见的“伪粗粮”有哪些?

这些伪粗粮其实本身也是粗粮,但因不恰当的加工方式和不正确的吃法,让原来的营养功效降低,甚至起到反作用!

①部分“全麦面包”

麦子外壳的麸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蛋白质、视黄醇等。所以很多养生、减肥的人都会特地选择吃全麦面包。

但是,为了符合大众口味,市场上卖的很多全麦面包,主料基本还是小麦粉,全麦粉的含量可能一半都不到;如果还有大量的糖、油、盐来提升口感,那热量基本和普通面包无样。

购买前可以观察一下配料表,若是全麦粉排第一位,证明含量较多,相对更好。

别让“伪粗粮”坑了你的健康!

②部分麦片

市面上一些速溶麦片或者水果麦片,在熟制的过程中可能已经损失了很多营养,有些为了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还会添加奶精、糖精、植脂末等,热量高,营养价值有限。

在购买前,不仅要对比营养成分表,还要选择相对完整的燕麦片;另外,添加剂种类越少越好。



③部分“杂粮馒头”

现在各种紫米馒头、荞麦馒头、玉米馒头也是很多养生人士的热衷选择。

但其实,真正的粗粮馒头不仅卖相差,口感也差,现在的人一般接受不了。而市售的那些松软光亮的馒头其实用的主要还是精麦粉。把玉米加工成玉米面的时候,谷胚、种皮等都被去掉,最后形成的玉米面粉其实和普通面粉差异并不大,也不能说是粗粮。

和玉米面类似,有些玉米糊一类也属于“假粗粮”,膳食纤维丢失后更容易消化,吃多了反倒容易升糖。

别让“伪粗粮”坑了你的健康!

④久煮的粗粮

小米、糙米等口感比较粗,很多人煮粥的时候喜欢煮久一点,至糊烂,这样更容易入口。殊不知,长时间加热的粗粮也会变成“假粗粮”

!这样虽然口感变好了,但是也容易使人体血糖升高。

建议:在煮粥前,先将粗粮提前浸泡一晚;煮开后,慢炖20-30分钟即可熄火。




⑤粗粮饼干、谷物饮料

我们吃到的粗粮饼干大多口感酥脆,粗而不糙。这是因为商家会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大量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来酥化纤维,提升口感。这也往往导致粗粮饼干中的脂肪含量比普通饼干更高,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

谷物饮料也是一样,先不说将粗粮打磨后养分有所丢失,可能还会添加大量的糖,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

别让“伪粗粮”坑了你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