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賭徒劉立榮,難破金立生死劫

金立的2018年,是多事之秋,也是死亡之年。

從年初的董事長劉立榮出走香港、下落不明,再到最近的劉立榮欠下天價賭債,金立依靠董事長(前任)劉立榮的“名氣”成為科技圈的年度熱點。

前幾日劉立榮天價賭債的傳聞愈演愈烈,金立忍不住站出來官宣謠言虛假,卻不成想第二天,當事人劉立榮就在香港接受媒體採訪,承認賭博一事,但否認欠債百億,只說欠了十幾個億,還是跟公司“借”的。

亡命賭徒劉立榮,難破金立生死劫

此話一出,不僅金立的臉被打的生疼,圍觀群眾也是吃得一手好瓜,雖然也是因為拖欠供應商而被起訴,但是不同於“老賴”賈躍亭的“窒息圓夢論”,金立劉立榮只靠成績和口碑說話,出事前一直是代理渠道商眼中的“好兄弟”。

2003年,金立第一款手機剛問世,手機銷量便破百萬,銷售額8億;

2004年,金立手機銷量170萬,銷售額翻倍;

2005年,話題導演馮小剛和年度人物劉德華拍攝金立廣告片,讓金立手機成為國民手機;

2008年,金立手機的銷量高居國內手機第一,直逼諾基亞和三星。

但2008年之後,金立盛極而衰。因為這一年,iPhone 3G誕生了。

iPhone 3G的出現給了那些安心做功能機的傳統廠商當頭一棒,手機行業大變革,黃章開始研發魅族手機,雷軍從金山辭職準備進軍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時代初現雛形。

但“老大哥”劉立榮,卻在這個時刻掉了鏈子,劉立榮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是諸侯爭霸的2015年了。

亡命賭徒劉立榮,難破金立生死劫


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接近4億,華為、小米和蘋果位列前三,OPPO、VIVO穩居四五,還有“中聯酷魅”(中興、聯想、酷派、魅族)虎視眈眈,但金立才剛剛踏入智能手機市場。

2015年,在投資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滿載而歸的劉立榮,重掌金立手機大權,發誓要重拾舊山河,併發出了“生存大於一切”的豪言壯語,金立也不負老領導眾望,重回“待機”狀態,但“續航”僅維持了一年。

劉立榮稱,2016年至2017年,金立在廣告營銷上投入了60億,請了大半個娛樂圈做宣傳、贊助了上星衛視的王牌綜藝和電視劇,而出貨量卻從4000萬臺降低到3000萬臺,導致金立平均每個月的淨虧損都高於2億。

2017年,劉立榮曾效仿華為和OPPO,試圖與賓利合作旗艦手機,但因為供應商已終止供貨,項目最終流產。

2017年底,網上開始出現“金立拖欠供應商貨款、資金鍊斷裂”的新聞,新聞的出處來源於官方披露的一條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金立淨負債80.5億元”。

此後,持續的負現金流、供應商斷供施壓、市場份額被蠶食,讓金立苦苦維持的資金鍊,崩了。

亡命賭徒劉立榮,難破金立生死劫

目前,金立債務170億,其中銀行債權人債務100億,上游供應商50億,廣告商20億。

走投無路的劉立榮,或許是想在塞班的賭場上贏回金立的未來,卻不知金立早已是無力迴天,自己也栽了進去。

2018年1月,時任金立董事長的劉立榮遠走香港,持有的41.4%股份和個人財產被法院凍結。

2018年10月26日,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和財務總監何大兵,被深圳市人民中級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老賴”隊伍再添大將。

2018年11月20日,近20家供應商因討債無果而向深交所申請,對金立進行破產重整。

幾天後,金立第二大股東盧光輝主持召開股東會議,與18個大小自然股東達成一致共識,踢劉立榮和何大兵出局。

十月未歸的董事長劉立榮,因十億賭債一直滯留香港,如今唯一的一次公開亮相,只是因為要簽字放棄董事長一職。

2002年創立金立的劉立榮,或許想象不到,十六年後,自己會是這般“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尼采曾說,“當你在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你。”

這句話用在如今的劉立榮身上,剛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