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訪:成績不理想,孩子最想聽父母對自己說這句話

成也考試,敗也考試。現在不少家長都採用獎勵制度來激勵孩子學習,其中最具參考性的標準就是孩子每次考試的成績。

考好了,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大部分家長都會滿足孩子的要求。吃大餐,買各種喜歡的玩具或者玩手機……

沒考好,不好意思,不僅不給好臉色,而且還要罰抄和參加各種補習班。

這就是中國式教育下,家長們採用的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的方式。期中考剛結束不久,緊接著就是各種單元考,最近小編特意採訪了一些單元考沒考好的學生,問當你成績不理想時,最想父母對你說的一句話?整理了十幾位學生的回答,下面這3位學生的回答最具代表性,其中第3位學生的回答很亮。

第一位學生的回答:沒關係,一次失利並不代表什麼,繼續努力就好

校訪:成績不理想,孩子最想聽父母對自己說這句話

家長對於孩子的成績都非常敏感。不少家長平時要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最多問一下孩子作業做好了沒有,一般只有孩子出了問題,家長被老師在群裡點名之後,家長們才會放下手中的手機或者工作來看一下孩子學習情況。

有些孩子平時學習成績都很不錯,可是總有失意沒考好的時候,對於這類學生,如果僅僅因為這一次沒考好,家長們不問原因,就一頓批評,肯定會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心理負擔。雖然我國教育依然是一考定終身的局面,容不得半點失誤。但想要學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個過程。這類平時在父母眼中是三好的孩子,特別希望父母對自己說:“沒關係,一次失利並不代表什麼,繼續努力就好。”

第二位學生的回答:有進步,再接再厲

校訪:成績不理想,孩子最想聽父母對自己說這句話

對於成績長期處於中等的學生,他們希望在自己成績沒有達到父母定的目標,但有進步時,父母能夠對自己說:“有進步,再接再厲。”

這個分數段的學生,是潛力股,只是在某些方面如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態度上有待完善,因此導致成績沒有達到父母的標準,這時聰明的父母,一方面要幫孩子找原因,另一方面要幫孩子建立自信心。成績波動大時,千萬別給孩子潑冷水。

第三位學生的回答:老師給你改錯了,不止這麼多分

校訪:成績不理想,孩子最想聽父母對自己說這句話

這位學生的回答代表了所有成績沒考好學生的心聲,小編上學那會,只要成績一不理想,特別希望是老師改錯了,少算了分數,而不是自己考差了。

真希望自己試卷給父母簽字時,父母看到這個分數一算,對自己說:“孩子,老師給你改錯了,不止這麼多分。”那種心情真的比撿錢還開心。

不知各位網友曾經是否也有過這種念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