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近的心得體會

聊聊最近的心得體會

序言

當初建立這個頭條號的目的,是倒逼自己輸出,通過不斷總結,提升自己,也希望對有相同經歷的朋友有些啟發,人活一生,總得給這個世界留下點什麼。一旦開始輸出,每當停下來,內心會有很強烈的負罪感——公眾號接近2個月沒有更新了,關注人數不降反增,感謝各位朋友的一直關注。

今天就統一梳理下最近的心得體會。

第1章 工作篇

年前完成了一個比較繁瑣的監測方面的需求,以及一套新系統的完整需求,所以,年前的一個月,過得還比較充實,時間都被工作佔得差不多了。

我的主要工作是將客戶口頭或文字描述的需求,轉化為可操作的流程,並定義流程的規則,輸出需求原型,給到研發工程師開發。這些流程規則,可能是用戶可以看到的交互,也可能是看不到的邏輯處理。所以,作為產品經理,在中間扮演的角色,即是分析用戶想要的東西,並用系統的流程語言翻譯出來。

分析用戶想要的東西顯得特別重要,如果與需求不符,研發出來的東西也沒人使用,分析的時間會佔到最終產出時間的60%以上,真正翻譯(編寫需求原型)的時間反倒很少,這也是很多人說“基礎的工作技能很容易學會”的原因,但是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需要很長時間的摸索。

清楚用戶的需求點後,就需要將需求用流程串起來,每個需求流程,都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理清觸發的入口有哪些。即分析用戶操作的入口,是自動觸發,還是需要手動操作,手動操作時,有哪幾個地方可以觸發該操作。

2.分析操作觸發後的業務處理邏輯。這一步,最好藉助viso繪製業務流程圖,包括很多異常情況發生後,我們的系統需要做怎樣的處理。

3.處理後的頁面展示。操作完成後,需要給用戶展示最終的結果,除了當前操作的地方有對應的提示外,需要有地方能查詢到結果。

第2章 軟實力篇

我自己習慣將工作技能、解決業務問題的能力看做硬實力,把情商、溝通能力、心態、個人影響力等看做軟實力。硬實力強而軟實力弱的人,往往向專業技術方向發展;硬實力偏弱而軟實力強的人,更多的會往管理方向發展。硬實力和軟實力都強的人,是很難得的人才。(提醒剛畢業的同學,覺得自己的領導沒有能力的,多觀察下,是否忽略了領導的軟實力)

這一段時間,在心態和情緒控制上,有了明顯的提高。

現在的工作節奏比較快,基本剛完成一個又繼續去做下一個,別的部門同事也會是一樣的節奏,在跨部門協作時,如果是別人打亂了我的節奏或者是我打亂了他人的節奏,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反感,這種情況下,控制好心態,理解別人的立場,凡事好商好量,才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當然,明顯不合理的事情,還是需要堅持原則,雖然短時間內會有不愉快,但是長時間裡的人品塑造更為重要。

關於心態的鍛鍊和情商的提高,只有自己經歷了,才能體會得到。平常多觀察周圍人都喜歡的同事、朋友,瞭解別人說話做事的方式和原則,是很快速的提升情商的方式。

第3章 投資篇

把投資放在最後,也反映了平常花在這上面的時間還不多,現階段只是有意識的去嘗試、去尋找。這個時代留給草根的機會並不多,如果能夠識別風口並提前佈局,才有進場獲利的可能,互聯網讓很多草根逆襲就是一個例子。

目前區塊鏈火得不用我說了,以前我也發過一些文章,大家可能也通過其他渠道瞭解了很多。當前,參與區塊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投資主流數字貨幣,看準長期價值,就拿住不放,等到達到預期的收益後,再考慮賣出。對於競爭幣或山寨幣,做短線,低買高賣也有獲利的空間,但是很難把握時機,需要對投資市場行情敏感。

我在去年6月份開始意識到區塊鏈可能會引發變革,尤其是顛覆那些不透明的運作機制,由於相信,選擇跟進,於是在比特時代買了一些競爭幣,但是去年9月規定出臺前,割肉賣出,錯過了一波抄底致富的機會。然而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貨幣經受住了考驗,今天的市值比去年又翻了不少,去年認識的開始做區塊鏈的朋友,期間一直堅守的,已經在行業內建立了個人IP。

親眼見證了這幾波低迷和峰值後,並反觀堅守的朋友獲得的收益,讓我明白,新的行業出現時,往往會有泡沫,但是行業的發展趨勢是阻擋不了的,真正能活下來的,是那些堅定信念的人。

總結

我也是在前行中不斷總結,提升自己,順便尋找機會,獲得突破。

順便說一下,你們在這裡得到的最大收穫,可以在文末留言,後面我再挑選些共鳴的主題,輸出內容。也歡迎你輸出總結,與我分享,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