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榜單揭曉,生物科技表現亮眼

動脈網獲悉,2019年1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第二屆“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簡稱“TR35”)頒獎典禮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正式公佈2018年獲獎人名單。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是由麻省理工學院於1899年創刊的雜誌,側重報道新興科技和創新商業,專注於科技的商業化和資本化。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在世界範圍內評選35歲以下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涵蓋範圍包括生物醫療、智能計算、新能源、新材料等幾乎所有新興技術領域。

近20年來,網景(Netscape)網絡瀏覽器創始人馬克·安德森、Yahoo(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AMD 首席執行官蘇姿豐、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等都曾登陸該榜單。2017年,DeepTech深科技聯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推動TR35正式落地中國。

第二屆TR35評選活動於2018年3月啟動,榜單由50 位來自中國與全球頂尖學術研究單位、企業集團、投資機構重量級評委團、以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美編輯部歷時 9 個月縝密評選得出。據悉,參選者必須為中國籍(含港澳臺,所在地無限制),在2018年10月1日時不滿35歲,專業包括但不限於電子計算機與硬件、互聯網與電子通信技術、軟件技術、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

在評審參選人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會考慮7個因素:影響力、獨創性、勇氣、時效性、企業家成就、溝通技巧及為貧困地區帶來的改變,但是候選人無必要在所有方面都表現出色。入選2018 年TR35的科技青年多為跨學科、跨領域、並且對於落地應用有更強烈企圖心與使命感的科研創新出現,其成果涵蓋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NLP、腦科學、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生物科技、自動駕駛等多個不同領域。

生物科技上榜者獨佔9席

動脈網梳理發現,生物科技領域獲獎者在今年的TR35榜單中佔據9席,涉及基因、細胞、腫瘤、蛋白質及合成生物學等細分領域,表現亮眼。

基因

人物:亓磊

職位:斯坦福大學生物工程學副教授

作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中國和歐盟專利的共同發明人,亓磊多年來致力於基因編輯技術與基因治療領域的開發。他首次將基因魔剪 CRISPR/Cas 系統升級為基因編輯“瑞士軍刀”CRISPR-dCas,並以此為基礎拓展應用,先後發明了基於 CRISPR 的基因開關(CRISPRi/a),使在不引入突變的情況下精準開啟或關閉特定基因表達;基因成像(CRISPR imaging),可以在活體組織中精準呈現基因組序列。基因定位(CRISPR-GO),實現三維空間內對基因組的空間重排和定位等。

人物:王思遠

專業:三維基因組學

職位:耶魯大學醫學院遺傳學系及細胞生物學系助理教授

王思遠致力於生物組學成像技術的研發,開發了多項成像、染色技術,其中一項基於複合熒光原位雜交的 DNA 成像技術。他通過連續成像分辨並定位不同的基因組位點,實現單細胞水平染色質的三維描繪,解決了多年來難以對大尺度染色質盤繞結構直接觀察的技術難題。王思遠這一另闢蹊徑的突破性成像方法將給目前對染色質摺疊、區間化的理解帶來新的可能,同時也將為觀察各種生命活動和疾病過程中的複雜空間結構及其動態變化帶來全新理解。

人物:付巧妹

專業:古人類 DNA 及基因組研究

職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付巧妹通過解碼中國最古老人類基因組,揭示東亞現代人複雜遺傳歷史。她首次確定早期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不侷限於中東地區;首次系統性總結史前現代人的遺傳演化譜圖,且在研究過程中,共同開發了一種古DNA捕捉技術,成功從田園洞人腿骨提取核 DNA 和線粒體 DNA,讓田園洞人成為首個獲得核 DNA 的早期現代人。此外,付巧妹參與開發的新一代古 DNA 片段提取技術,成功提取到 40 萬年前非冰凍層的古DNA,將人類DNA 破譯的時間向前推進 30 萬年。

細胞

人物:李寅青

專業:單細胞多組學

職位:清華大學藥學院研究員;呈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科學顧問

李寅青率先開發出單細胞核基因表達解析技術,並開發出神經單細胞多組學技術。他創新性地將組織固定與單細胞核提取結合,實現單細胞分析的高分辨率、覆蓋度和靈敏性,並利用該技術首次追蹤和解析到成年健康脊髓神經再生的罕見過程;此外,其開發的神經單細胞多組學技術,揭示了丘腦外周的抑制神經元是與遺傳性多動症等精神疾病相關的核心神經環路中關鍵組成部分。李寅青開發的單細胞核基因表達解析技術對研究脊髓神經修復有著重要的意義,神經單細胞多組學技術對篩選潛在的藥物靶點提供了重要信息。

人物:李棟

專業:光超分辨顯微鏡技術

職位: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李棟先後發展了掠入射結構光照明超分辨顯微鏡(GI-SIM)與非線性結構光超分辨顯微鏡(Nonlinear GI-SIM),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超分辨活細胞成像速度和成像時程。他在博士後研究期間,發展高數值孔徑全反射結構光超分辨顯微鏡(High NA TIRF-SIM)、條紋激活非線性結構光顯微鏡(PA NL-SIM)及晶格光片三維非線性結構光顯微鏡(Lattice light sheet 3-D nonlinear SIM),突破了傳統結構光顯微鏡技術100納米分辨率極限,實現了活細胞高時空分辨成像。李棟的研究在新型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腫瘤

人物:陳斯迪

專業:癌症系統生物學

職位:耶魯大學遺傳系與系統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斯迪的研究為未來癌症機理研究、“個性化”癌症藥物研發及臨床試驗提供支持,是未來搭建精準化醫療平臺的重要基礎。他專注於癌症的系統生物學及其他醫學基礎問題的研究,包括癌症發生、惡化和免疫過程中的遺傳表達及表觀遺傳修飾變化。陳斯迪通過體內大規模、高通量篩選,帶領團隊繪製了膠質母細胞瘤和肝細胞性肝癌的功能基因組圖譜,從基因突變水平了解癌症發生、惡化等過程。同時發明了基於 CRISPR/Cas 基因編輯的精準腫瘤模型,相比目前已有模型更加經濟、高效,不僅可以精準地模擬分子水平突變,更能完整保留腫瘤發生的原始過程及腫瘤微環境的免疫原性。

蛋白質

人物:胥國勇

專業:蛋白質翻譯調控與精準作物改良

職位: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胥國勇揭示了蛋白質翻譯調控對於建立免疫反應的關鍵作用,並利用該機制有效地解決了農業生產中抗病性增強與產量受損的矛盾。 他利用新發現的翻譯調控元件 uORF 實現了植物抗病能力和生長協同提高的目標。目前,生物學領域關於脅迫應答中翻譯調控的研究很少,而胥國勇的研究為利用自然界及人工合成調控元件實現精準作物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對於作物抗病改良有重大意義。

合成生物學

人物:邵洋洋

專業:合成生物學

職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博士後

邵洋洋參與創建了世界首例單染色體的真核細胞,實現“人造生命”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她通過基因編輯的方法,將釀酒酵母 16 條天然染色體合成為 1 條,對該細胞的進一步研究顛覆了染色體三維結構決定基因表達的傳統觀念。這也是首次通過合成生物學“工程化”方法,探索解析真核細胞染色體起源與進化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邵洋洋的研究為探索高等生物染色體結構和功能的關係提供了新的思路,為研究端粒相關的衰老和癌症提供了有用的模型。

人物:李騰

專業:生物材料與合成生物學

職位: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李騰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對生命系統進行優化,開發新的微生物產品為解決白色汙染問題提供了新思路。他了一種在新疆艾丁湖的耐鹽耐鹼細菌,大大降低了可降解生物塑料,聚羥基脂肪酸酯(PHA)的生產成本,此外,其領導團隊開發了全新的數據管理系統 Holog,提升了研發流程的數據化與自動化水平,建立了軟硬一體實驗室,極大提升了微生物合成的工程化水平。李騰的研究縮短了工程菌的開發週期,提高了研發準確率,在微生物產業和合成生物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成果轉化獲千萬級融資

推動科技成果商業化和資本化,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進行TR35評選的重要目的。前述9位上榜生物科技人中,李寅青和李騰已經通過創辦企業的形式實現了科技成果的轉化。

據天眼查的資料,李寅青作為聯合創始人之一,於2017年7月創辦杭州呈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超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分析為平臺,嘗試將世界領先的單細胞分析技術帶給廣大的基礎科學和臨床研究人員,並最終開發可以用來為多種疾病提供診斷和伴隨診斷的產品。杭州呈源生物的另外兩位創始人陳曦和叢樂也非常出名,三人還在同時在創建了專注於腫瘤免疫療法的RootPath公司,並獲得了7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Volcanics Venture、百度風投,以及Nest.Bio Ventures參與。

首席執行官陳曦博士從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畢業之後,曾於哈佛大學Wyss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是一名優秀的生物化學專家。另外一位創始人叢樂作為著名華人學者張鋒教授課題組最早的成員之一,參與了許多CRISPR/Cas9相關技術的發明,也在單細胞技術上深有造詣。2013年1月,張鋒作為通訊作者、叢樂作為第一作者在《Science》發表論文,介紹如何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用於植物、動物與人類細胞。叢樂也曾獲得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榮譽。

同樣來自清華大學的李騰於2016年10月創辦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合成生物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物製造領域,創造包括生物材料PHA在內的全新的生物製造產品,並實現了低成本生物材料PHA的小規模量產。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 )是本世紀新出現的一個生物科學分支學科,研究方向與傳統生物學反其道而行,從最基本的要素開始逐步建立零部件。

目前,藍晶微生物已經依託乙酰輔酶A(Acetyl-CoA)、丙二酰輔酶A(Malonyl-CoA)和異戊烯基焦磷酸(IPP)3個平臺型分子,經基因元件引入,形成了可降解生物材料PHA、萜類、人體微生物來源小分子新藥等不同階段的產品管線。藍晶微生物已經於2017年2月和2018年5月,獲得峰瑞資本(FreeS VC)領投的500萬元天使輪融資和力合創投領投、峰瑞資本跟投的1000萬元Pre-A輪融資。

附:2018年TR35榜單剩餘

部分

2018年“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榜單揭曉,生物科技表現亮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