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天工大多位知名專家榮獲“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

日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評選結果揭曉,我校李嘉祿教授、肖長髮教授、邱冠雄教授和程博聞教授,共四位專家獲此殊榮,充分彰顯了他們長期以來投身於紡織教學科研工作、為我國紡織工業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同時,天津紡織工學院前黨委書記、院長賈路橋也獲得這項榮譽。

為表彰先進,樹立責任擔當、凝聚力量的行業典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授予140名同志“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稱號。

李嘉祿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天津紡織工學院,並獲得碩士學位。他主要從事三維紡織技術、三維紡織複合材料、三維紡織複合材料結構和性能等方面的科研、教學和應用等方面的工作,特別是複雜形狀製件的三維整體編織技術和複合材料製造技術。曾發表被SCI或EI收錄的學術論文80多篇,獲得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肖長髮教授,博士生導師,分離膜與膜過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紡織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帶頭人。肖長髮同志長期從事纖維材料領域的科研與教學,致力於原創性成果和關鍵技術開發、產業化應用,在纖維成形理論與製備技術、中空纖維膜材料與膜過程、產業用纖維材料與紡織品等方面,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日內瓦國際發展金獎和銀獎、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獲中國紡織學術大獎等。

邱冠雄教授,先後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其中《針織物的溼舒適性研究》一文曾在1991年第30屆奧地利國際化纖會議上宣讀,並獲國內第二屆陳維稷優秀論文三等獎。《棉針織物縮水率測試的新方法》一文,獲第三屆陳維稷優秀論文三等獎。主持完成了多項部級和市級科學研究項目。其中“紡織品和服裝穿著舒適性研究”項目於1990年通過紡織部鑑定,為國內首創。“雙軸向複合蓬蓋布研究”項目1992年通過紡織部鑑定,填補國內空白。1997年完成了航空航天部委託的重要課題“多軸向經編機及其複合材料的研究”,並通過了紡織部鑑定。2001年“雙軸向多層襯紗緯編織物”獲國家專利。

程博聞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會理事、化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紡織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纖維新材料和產業用紡織品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先後承擔和參加完成了973項目、863項目、國家支撐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天津市科委項目、中石化科研計劃項目、教育部等科研項目20餘項。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3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SCI、EI等檢索論文13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0項,授權20餘項。

另外,賈路橋教授,曾擔任天津紡織工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此次是依託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申報的獎項。他長期從事紡織科學教學與管理,主持了多項紡織發展戰略的軟課題研究,出版專著多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