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最近發現一部電影,名氣不大,但在諸多up主的小成本大製作top前十推薦裡,卻屢次出現。

單看名字,影片並不能給你帶來觀看慾望,甚至看到一半,都還覺得這就是一部純粹的勵志片。

然而,當影片進入後半部分,劇情走向開始步步深入。這時,才理解它被多次推薦的原因:《廢紙板拳擊手》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美國,某貧民窟。

威利是一個流浪漢,每天靠乞討、撿垃圾為生。一次翻撿垃圾桶時,他意外撿到了一個日記本。

裡面記錄著一個女孩的生活點滴。威利發現,這個女孩跟自己一樣孤獨、命苦,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害怕打雷!

雖然不曾相見,但威利已把女孩當做自己的朋友。閒下來就讀女孩的日記,時而還給她寫一封信。因為沒有地址,他只能折成紙飛機,任意放飛空中。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某天,貧民窟來了幾個富家青年。他們說:誰願意打一架的話,就能獲得50美元。

威利心動了!雖然賺這些錢有失尊嚴,道德,但相比寒冷的夜晚、空空的肚子,前者又算什麼呢。

在與一個流浪漢的角逐中,他獲勝了,而後在富家青年的尖叫聲中,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一家旅館。這晚,他洗了個熱水澡,躺靠在床上,吃著零食,看著電視,一覺睡到天亮…

有一個黑人問威利:如果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讓你選擇一樣東西的話,你會選擇什麼?

威利思考了一會說:我不想一個人孤獨的死去!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因為不想孤獨,他花5美元,只為了讓妓女說一聲:我愛你!因為需要錢,需要溫暖,他甘願充當富家青年們的玩樂工具,一次次將拳頭揮向自己的同類!

直到某個晚上,流浪漢中,一個年齡最大的人站在威利面前。他看著這個被飢餓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老人,第一次在富人們的呼喊中,沒有行動。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這部《廢紙板拳擊手》上映於2016年,由美國導演內特·李執導,目前豆瓣得分:8.0。與好萊塢技術派不同的是,該影片沒有華麗炫技的特效,也沒有充滿戲劇衝突的故事,是標準的小成本電影。

有網友說:影片之所以動人,靠的是對荒誕生活的細膩觀察,關照社會邊緣群體,透過真摯情感和人物弧光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這部影片的主題是孤獨,片中充斥著太多這樣直擊心靈深處的鏡頭和語言。它幾乎把人的孤獨都掏出來了,彷彿剖出了一根根血管,翻曬在黑夜街頭,翻曬在陽光下...

該片的偉大之處,卻又不止於此,在闡述愛與希望的同時,它還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美國社會最敏感的幾個問題。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在宗教上

:幾個教會志願者,去流浪者聚集的街區傳播福音。他們給流浪者發聖經,傳播教義,這看似充滿了關懷,可卻只是一種形式。

當威利真正需要幫助,問他能否幫助念一下小女孩的日記時,這個上帝的使者竟然拒絕了。

他只為上帝服務,他讓威利讀聖經...可威利並不需要聖經,能安慰他的只有小女孩的日記。

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上帝淪為一種噱頭後,真的連一片面包都不如。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在法制上:威利因幫助富家青年,用平底鍋砸死了一個流浪漢。連他自己也意識到這是犯罪、人命,於是連夜逃走了。

諷刺的是,這件事最後竟不了了之。即使在逃亡的過程中,與警察偶遇,他們也只是嫌棄的把他踢開。

究其原因,無非是由於死的那個人低賤而已!即使不破案也沒人來追究,也不會引來媒體關注。

既如此,又何必浪費毫無價值的精力。最諷刺的是,每次動亂後,那拉響的警笛聲,是多麼刺耳,多麼虛偽!

是亡羊補牢,還是又一種形式...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在戰爭上:威利在貧民窟唯一的朋友“小手指”,是一名在伊拉克戰場上退下來的戰鬥英雄。這場戰爭,讓他失去了雙腿。為此,美國總統接見過他,還親手頒發給他代表國家榮譽的“紫心勳章”。

可有什麼用?殘疾後的“小手指”在這個社會,依舊生存不下去,最後甚至落得凍死在街頭!

兩條腿換來的勳章,在巴基斯坦人開的當鋪裡,只值15美元。虛偽的榮譽、勳章,在這時與上帝的聖經一樣,抵不過旅館的一張床鋪,一杯熱水…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在貧富矛盾上:美國究竟是一個平等的國家,還只是徒有虛名?窮人在這片土地上,似乎永遠遭受富人的嫌棄。

在商店裡、在公車上,即使隨意拋來的眼神,也滿含鄙視。富人青年傑捷嘴裡說著威利是他的好朋友,可是事實上,威利只是供他們取樂的玩具罷了。

當威利面對老者,拒絕出拳時,為了維持所謂的場面傑捷不惜使出威脅手段,將他最珍貴的日記本拋進火中…抑或,這些弱勢群體,在他們眼裡連畜生都不如。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敢把這些問題,同時糅雜在一部影片裡,即使是在開放的美國,猴哥也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勇氣。

宗教、法制、戰爭、貧富矛盾這樣大尺度的題材,任何一個都是極度敏感的,也只有外國人敢這麼拍了!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男主的扮演者,是托馬斯·哈登·丘奇。他總愛扮演一些失敗者的角色。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托馬斯曾在《杯酒人生》裡扮演一名失敗演員,還憑藉該角色拿到奧斯卡最佳男配提名。他滄桑的氣質與威利如出一轍,完美詮釋了威利的憨厚遲鈍。

由於他的精湛演技,很多網友在看完電影后,都真的以為,影片中的威利是個腦子不好使的傢伙。

唯一讓人詬病的地方,是最後小女孩的出現,很多評論家在網上批評這個情節,說設定的過於戲劇化。

然而,猴哥以為,去TM的什麼戲劇化吧!仔細看,這難道不是最感人,最淚目,最充滿人類內心深處渴望的一幕嗎?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小女孩和威利終於見面,兩個孤獨的人深深抱在一起。在這一刻,他們真正得到了救贖,而救贖他們的不是上帝、不是政府,而是他們的善良與對美好生活的執念。

反過頭來看看,威利其實很單純,無論是對流浪狗,還是陌生的小孩,他顯現的都是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他的要求從來不多,只不過是尊重而已。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但不堪的現實告訴我們,而今的社會越來越冷漠,無論是美國這種號稱文明先驅的發達國家,還是一些不入流的三線國家,他們對待流浪者的的方式,總有著讓人不忍直視的一面。

人們常說,孤獨是永恆的話題,因為人是孤獨的個體,所以我們才如此那般渴望著朋友,渴望著悲哀。

這部電影,揭露了一個狗血的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