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豆豆老家鄰居家的孩子,非常喜歡畫畫,閒著沒事就畫畫,連遊戲都不玩。

但也從沒接受過正兒八經的美術教育,基本上算是自學。

父母也不懂藝術,但覺得孩子畫的挺認真的,有模有樣的。

就想給他找個專業老師教育,把他帶到了一個(據說是)當地名師的面前。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名師”看了看孩子的畫,撇下一句:

沒什麼天賦,不適合,早點放棄。

孩子一下就懵了。

從此以後,爸爸媽媽也不再支持他,每一次的畫作也成了“廢品”,久而久之,他再也不畫了。

最近豆豆在廣場碰到,已經不算是孩子的他問我

沒有天賦真的就不能學畫畫嗎?哪怕我真的非常喜歡,我也不能學嗎?

他說這個問題他憋了很久,只是當時太小,不懂得如何表達,也不敢去質疑年長的“名師”。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我一時語噻,我不知道幾年後的今天還有這樣“害人”的名師,但父母的態度其實是孩子最大的傷害。

01

讓孩子學有所長,擁有一項伴隨一生的興趣愛好,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第一份禮物,是幫助孩子發掘自己的特長。

天生的叫做天賦,但沒有孩子生來就有特長。

比如莫扎特,大家都說他從小有音樂天賦。

但是他的鋼琴特長也是後天父母培養的,他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彈鋼琴。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孩子的特長,要靠後天的培養。

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在不斷探索中,發掘自身的特長,將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地放大、再放大。

作為家長,我們不需要執著一定完美的結果,最難得是孩子擁有堅持的品質。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因為這份品質,能讓我們練就一身過五關斬六將的本領,那就是:做事有毅力、不輕言放棄、有耐心、有毅力!

02

這第二份禮物,是讓孩子有一份堅持的品質。

孩子對畫畫感興趣,老師覺得孩子沒這天賦,大人就不讓孩子學了嗎?

昨天還有位家長問我,孩子不想上畫畫課,因為塗色無法達到老師的要求,被批評了,決定退課。

我一方面安慰她,跟她講了這個故事。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我問: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

她說:我肯定會送我孩子繼續學的啊,畢竟孩子喜歡,老師又怎麼樣。

對啊,送孩子來學畫畫就是為了學有所長,配色不好又怎樣,喜歡畫堅持學才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孩子都沒有說放棄,自己心裡先打了退堂鼓。

我遇到太多的學生從小就堅持學一門特長堅持了十幾年,只要用空就去學,父母的鼓勵和支持真的很重要。

我也遇到過很多的孩子在不願意上課,在門口大哭的情況。

媽媽在一邊說:都商量好了呀,我們進去試試好嗎諸如此類的話語。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哪裡知道什麼是堅持、放棄,全在於家長的態度。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家長態度堅定,孩子就會堅持下去,偶爾耍點小脾氣,開導下就過去了。

家長最好不要有放棄的想法,如果有,即便不說,孩子也會感知,並把這種情緒當成他自己的情緒。

03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因此,這第三份禮物,就是父母的陪伴與鼓勵。

舞工坊的樂樂媽,孩子4歲來學舞蹈,新鮮勁兒過了就開始抗拒。

樂樂媽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兒子,堅持會讓你變得更好”。

每週堅持送孩子來,孩子不想進教室的時候,也要在門口看著。孩子進去了,也是擔憂的在玻璃上看啊看,看著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起來。

後來兒子慢慢融入,他自己也感覺到了進步。

“堅持,真的會讓我和兒子都變得更好。”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最近,劉憲華(Henry)的一段小提琴表演在微博上火了。

聚光燈下的他,優雅淡定,琴聲時而宛轉悠揚,動聽纏綿,時而傾瀉奔流,行雲流水。實在太讓人驚豔,像開了掛一樣。

有一次,Angelababy問劉憲華:「你是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麼?」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對,被逼著。」

「那你小時候願意嗎?」

「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後來我參加了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

「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

「非常非常感謝。」

是啊,真的要感謝支持的父母。

如果父母不逼一把,這些東西永遠不會長在孩子身上。


不想學?沒天賦?不要讓孩子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