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天國的失敗教訓:大功未成,內亂先起

洪秀全金田起義時有六個領袖人物,分別是洪秀全、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洪秀全是拜上帝教教主和信徒們的精神領袖,太平天國成立後,他以天王身份,成為太平天國的政治領袖。

馮雲山是洪秀全最早的信徒之一,也是洪秀全的好友和最得力的助手。楊秀清與蕭朝貴都是紫荊山區以燒炭為業的貧民,是上帝教早期基本組成力量中的成員。楊、蕭兩人分別託稱天父、天兄下凡,從而成為拜上帝教的領導成員。韋昌輝是桂平縣金田村人,家境富裕,也是上帝教的核心成員之一。在籌劃起義階段,韋昌輝出錢出力,做了很大的貢獻,洪秀全正式宣佈金田起義的地點便是在韋家祠堂。石達開是貴縣人,家境較好,他練達老成,為人豪爽,富有韜略。金田起義時,石達開召集了一支約4000人的隊伍。

大平天國的失敗教訓:大功未成,內亂先起

建國之初,洪秀全分封五軍主將時,楊秀清為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前軍主將,馮雲山為後軍主將,韋昌輝為右軍主將,石達開為左軍主將。永安時期,洪秀全又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並明確宣佈東王有權節制其他諸王,掌握天國的實際軍政大權。

洪秀全雖是太平天國的真命天子,但當楊、蕭託稱天父、天兄下凡時,作為天父次子、天兄胞弟的洪秀全不得不俯首聽命,這種奇特的權力格局便為日後的權力紛爭埋下了隱患。1852年6月,馮雲山在攻打廣西全州時中炮陣亡。9月,蕭朝貴在攻打長沙時陣亡。

定都天京後,洪秀全深居簡出,軍政事務完全由東王楊秀清負責處理。楊秀清文化水平很低,但才智過人。自定都天京後,楊秀清居功自傲,加上擁有天父下凡這塊金字招牌,因而個人野心膨脹,對洪秀全有時也以“天父”的名義責罰,對其他文武百官更是毫不客氣,動輒加以處罰。

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此時是朝中第三、第四號人物,但兩人見了東王,也需下跪。楊秀清尤其看不上韋昌輝,經常羞辱他。當時,太平天國正處在上升階段,但其內部已經出現了分裂,瀰漫著猜忌和殺氣。只是當局者迷,楊秀清眾叛親離尚不自知,還在做著自封“萬歲”的美夢。

楊秀清逼封萬歲是天京事變的導火線。1856年8月,楊秀清要求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與洪秀全平起平坐。此時,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都不在京城,分別在湖北、江西和丹陽督戰。楊秀清掌握著行政權力和天京地區的兵權,洪秀全孤立無援,只好答應楊秀清的要求,但同時密令韋昌輝等回京勤王。

雖然楊秀清掌握著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但他平時專橫跋扈,不得人心,逼封萬歲之舉更是讓人震驚。因此,在楊秀清向洪秀全逼宮的過程中,除了楊秀清的嫡系,滿朝文武大都站在洪秀全的一邊。8月16日早晨,楊秀清又宣佈秦日綱、陳承兩人通敵,這等於給兩人定了死罪,把他們逼上了絕路。

大平天國的失敗教訓:大功未成,內亂先起

在此情況下,一場誅殺楊秀清的行動開始了。誅殺楊秀清的主要執行者是北王韋昌輝。8月底,韋昌輝率3000親兵從江西前線返回天京。9月1日深夜,韋昌輝在陳承 的接應下潛入天京城,隨後包圍了東王府。與此同時,秦日綱也率親兵從丹陽前線秘密返京策應。9月2日凌晨,韋昌輝率部突襲東王府,殺死楊秀清及其全家老小。天明時分,楊秀清的首級被懸出示眾。隨後韋昌輝率親兵在全城展開大搜捕,下令凡東王所屬必須自首,匿者連坐,在京外的一些東王親信將領也被株連。

對於韋昌輝大肆殺戮太平軍將士的做法,洪秀全很不贊同。他表示,誅楊秀清是出於無奈,東王部屬是無辜的,不應該讓他們受到株連。韋昌輝認為,洪秀全起初借刀殺人,如今又反過頭來埋怨自己,收買楊秀清餘黨的人心,而自己卻落了個裡外不是人,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將東王的親屬和舊部,無論男女老幼,全部處死。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一連持續了好幾天,共有2萬多人被殺。石達開聞變後,率親信數人從武昌匆匆趕回,指責韋昌輝濫殺無辜。韋昌輝認為石達開偏袒楊秀清一夥,對石達開也動了殺機。石達開為防不測,連夜縋城而走。已殺紅眼的韋昌輝竟將石達開滿門抄斬,同時命令自己的部隊圍攻天王府,逼洪秀全懸賞誅殺石達開。

石達開逃到安慶後,率部進駐寧國、蕪湖一帶,討伐韋昌輝。韋昌輝因殺人太多,居心叵測,此時已完全失去人心,甚至他自己帶來的人也覺得太過分了。洪秀全此時下令討伐韋昌輝,得到眾人的支持。11月2日,韋昌輝伏誅,韋家妻小也全部被殺,但韋昌輝的部屬沒有受到株連,總共才殺了200多人。在這次事變後,石達開眾望所歸,滿朝文武一致推舉他總管太平天國政務,並推他為“義王”。11月下旬,石達開入京。28日,追隨韋昌輝大肆殺戮太平軍無辜人員的秦日綱、陳承二人伏誅。

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回京主理朝政,太平軍出現了一些轉機。但是,這時的洪秀全已經不再信任異姓,轉而提拔自己的親兄弟為王用以牽制石達開。第二年夏天,石達開負氣離開天京,率領10多萬精銳部隊另闢戰場。洪秀全、石達開分道揚鑣,太平天國再次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