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混泥土天橋

2019年1月14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美國陸軍工程研發中心(ERDC)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彭德爾頓營地3D打印了一個32英尺長的鋼筋混凝土人行天橋。


3D打印混泥土天橋


3D打印行人天橋並不容易,尤其在下雨天更難打印。這座橋已經成功打印,行人天橋試點項目並非Kreiger參與的第一個成功的大型3D打印項目。

Kreiger在密歇根理工大學(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開始瞭解3D打印,她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學習期間負責3D打印實驗室。她於2015年加入美國陸軍工程研發中心。

ERDC還計劃在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任務中使用3D混凝土打印機。作為自然災害現場的第一批軍事服務,ERDC擅長提供食物和水,但很難提供住所。在許多地方,水泥比木材更容易獲得,軍隊可以迅速打印房屋,學校和社區建築,以取代被摧毀的房屋。 Kreiger認為,在沒有模板的情況下創建定製混凝土結構所需的有限勞動力具有巨大的意義。

Kreiger說:“我的目標是將增材製造結構作為一種可行的方法,並將大規模3D打印的優勢引入軍事和商業建築,我希望通過3D打印推進並測試建築行業的極限。”

而就在1月12日,目前世界最大規模3D打印混凝土步行橋在上海智慧灣科創園落成。該工程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南置地數字建築研究中心徐衛國教授團隊設計研發、並與上海智慧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造。

該步行橋全長26.3米,寬度3.6米,橋樑結構借取了中國古代趙州橋的結構方式,採用單拱結構承受荷載,拱腳間距14.4米。在該橋樑進入實際打印施工之前,進行了1:4縮尺實材橋樑破壞試驗,其強度可滿足站滿行人的荷載要求。


3D打印混泥土天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