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018年上半年电影票房达320.3亿元,同比增长18.0%,我国电影市场在经过2016年的低速增长后,在国家政策引导以及观众“口碑”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2017年开始电影市场复苏明显。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559.31亿元,同比增长22.32%;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为320.3亿元,同比增长18.0%。

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影银幕总数55623块,依旧保持中高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观众观影需求的上升,我国电影银幕数量增长迅速,由2010年的6256块增长至2017年的50776块,2010-2017年年复合增速达34.87%。2018年同比增长20.6%(较17年底新增4847块,其中3D银幕49190块,占比88%。巨幕共计820块,包括中国全国县级影院屏幕20742块,占比37%),增速有所放缓,银幕数增长逐渐回归理性。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观影人次上涨

2018年上半年观影人次达9.01亿,同比增长15.51%。

观影人次的快速增长,是推动电影票房收入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观影人次达到9.01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7.80亿人次同比增长15.51%。从各月来看,2月份观影人次最高,达到2.66亿人次,主要原因为春节假期在2月份;此外1月和3月份的观影人次也表现突出,分别达到了1.48和1.47亿人次。

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继续提升,成为票房增长主力。

近年来随着三四线影院的建设加快,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消费水平的提升,三四线电影市场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电影票房合计占全国比重为36.16%,至2018年上半年上升至41.16%;一二线城市电影票房合计占比则从2016年上半年的61.71%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58.36%。近年来,电影市场下沉趋势明显,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票房增长主力。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院线票房占比情况


从院线票房情况来看,2018年上半年,万达院线以42.61亿元的票房和13.50%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各大院线之首;其次为大地院线,2018年上半年票房收入为31.81亿元,市占率位9.90%。从院线集中度来看,2018年上半年TOP10院线票房收入达到219.33亿元,占全国票房比重的68.61%,较2017年67.63%的市占率,集中度有所上升。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票房前20类型占比


截止2018年9月.从上半年票房前20来看,其中动作与喜剧最多分别为8部与6部,占类比的40%与30%。这两种类型的影片能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主要也在于类型本身的受众覆盖面庞大。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去电影院观影的首要目的便是娱乐,因此,喜剧电影也是观众选择率最高的电影类型之一。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案例分析

根据猫眼票房指出,《红海行动》上映以来累计票房36.5亿,首日票房1.29亿,占比3.5%。分账票房共计34.22亿,其中片方分账13.39亿,占比39.15%,影院分账17.88亿,占比52.27%。首周票房4.65亿,场均人次达70人。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同时,《红海行动》在豆瓣上获得了8.3的高分,五星评价高达40%,好于96%的动作片。北美上映3天,累计票房43.6万,IMDB评分7.6分。国内外口碑,票房均高于大部分国产同类型影片。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从受众分析上看,《红海行动》的主要受众群分布于20-29岁的学生及年轻白领,这一区间也是中国普遍的观影群。但在30岁以上的受众上要高于平均水平。

《红海行动》是典型的口碑酝酿型电影,作为一部写实派战争片实际上并不适应于合家欢的春节档。在前期《红海行动》的首日票房,首周票房数据均低于同期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但累计票房数据却十分可观。经过年关的口碑酝酿,《红海行动》激起了更多年轻人的爱国情怀和对重工业型影片的热情,票房增长飞快。

高票房虽然与影片本身过硬的质量不无关系,但也得益于去年《战狼2》带来的“主旋律风”。同时接连两部主旋律电影的爆红,也足以看出国内观众对这一类电影的喜爱。尽管影片的拍摄成本接近6亿,但得到了更为可观的票房回收——10亿+。

根据猫眼票房指出,《唐人街探案2》上映以来累计票房33.97亿,首日票房3.40亿,占比10.7%。分账票房共计31.88亿,其中片方分账12.47亿,占比39.13%,影院分账16.66亿,占比52.27%。首周票房9.90亿,场均人次达72人。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唐探2》截至目前豆瓣评分6.7分,高于44%的喜剧片,低于《唐探1》豆瓣评分的7.5分,口碑有所下滑。北美上映44天,累计票房198.3万,IMDB评分6.1分。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2018上半年电影观察,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从受众分析上看,《唐探2》的主要受众群分布于20-29岁的学生及年轻白领,这一区间也是中国普遍的观影群。其中,学生群体的占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唐人街探案2》作为陈思成“探案宇宙”的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的喜剧风格。但是无论在故事性悬疑性上都要逊色于前作,豆瓣口碑也有相应的下滑。但对于影片喜剧性和适应年龄层的调整上,显然更加适应于合家欢的春节档期。

与此同时,中西元素的融合再加上“唐探”大IP的口碑加持,首日票房已经拿下3亿。尽管后续发力不足,但对于3亿制作成本的《唐探2》来说,11.5亿的票房分账已经为片方带来了盆满钵满的收入。

从数量扩张走向创作提升

过去一年,中国电影人对如何从短期利益走向长远发展、如何从数量扩张走向创作提升有了更多思考。

“中国电影正在发生积极的调整变化。”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种调整变化主要表现在电影质量提升、类型多元化、文化价值表达、观众成熟四个方面。

在尹鸿看来,国产电影质量的提升“非常明显”。“过去,口碑、市场双认可的电影一年不超过两三部。现在,一年可能有20部。”

2018年1月,瑞银证券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和2016年相比,国产电影在观影者认可程度上有了明显提升:68%的受访者表示喜欢国产电影,2016年这一比例为60%。

随着电影市场更加开放包容,走上大银幕的电影类型也逐渐多元,分众市场正在形成。“观众有更多机会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去选电影了。”尹鸿说。想看纪录片有《二十二》,想看安静的文艺片有《明月几时有》《冈仁波齐》,想看现实主义电影有《嘉年华》,看动作电影有《战狼》,看喜剧电影有《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

电影的文化价值表达也收获更多期待,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正面价值观的国产电影吸引了更多注意力。无论是《芳华》对生命、爱情的认知,还是《战狼》《红海行动》对国家与个体关系的关注,都展现了中国电影对文化价值的更多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