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科技創新的十大“高光時刻”!

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新徵程勇當尖兵,深圳2018年把創新的旗幟舉得更高。置身更大格局,深圳確定自身的目標定位,那就是2035年建成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創意之都;展現更大擔當,深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

回首即將過去的一年,深圳商報梳理出深圳科技創新的十大“高光時刻”,看看2018這一頁上的亮點。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2018年11月1日,深圳人才公園舉行無人機表演,城市上空出現“我愛深圳”字樣

關鍵詞1:“全國的一面旗幟”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高度肯定深圳的科技創新,突出強調“這些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要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南山科技創新區一角

感言:“全國的一面旗幟”,是對深圳科技創新給予的極高評價;“要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是對深圳創新引領提出的極高寄望。高新技術產業,是深圳創新驅動的代表,也是深圳高質量發展的體現。2003年,深圳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完成了第二個千億目標,此後以平均每年一個“千億元級”的速度增長,到2017年已然超過2萬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6639億元,同比增長11.24%。

關鍵詞2:全球創新創意之都

7月17日-18日,深圳市委六屆十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深圳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更好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的決定》,提出分“三步走”建設全球創新創意之都。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2018深圳設計周

感言:到2022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科技和產業競爭力全國領先;到2025年,基本建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科技和產業競爭力居國際前列;到2035年,建成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科技和產業競爭力全球領先。這張時間表,正是深圳創新的路線圖。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深圳不僅成為國內的領軍人物,而且對標國際一流,提出了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的目標。

關鍵詞3: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2月1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深圳市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深圳灣紅樹林

感言:可持續發展議程是聯合國提出的全球性任務,深圳成為建設試點是承擔更大責任的體現。特有的“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主題,意味著深圳將通過創新直面“超大”挑戰。根據批覆內容,深圳將重點針對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社會治理支撐力相對不足等問題,實施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設和社會治理現代化等工程,形成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有效模式。

關鍵詞4:“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

8月15日,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強調大灣區要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粵港澳大灣區

感言: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層面的區域增長極,更是全球視野裡的創新領頭羊。大灣區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定位,與深圳的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目標方向一致。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一再強調,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這要求深圳在服務國家戰略中主動作為,在打造國際一流灣區中發揮引擎作用。建設這條科技創新走廊,深圳已經破題,比如今年備受關注的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正是關鍵節點之一。

關鍵詞5: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7月,深圳市委六屆十次全會進一步明確,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深圳中心區

感言: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把科技創新的旗幟舉得更高,深圳的抓手就是這條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比如基礎研究,深圳明年1月1日實施《深圳市關於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實施辦法》,以引領性原創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為目標導向,著力在基礎、前沿、源頭研究領域產生重大科技成果,著力實現基礎研究和產業技術創新融通發展。

關鍵詞6:新型智慧城市

4月3日,市政府召開智慧城市暨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推進一流智慧城市建設。7月,我市印發了《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第四屆智博會

感言: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設可以總結為“六個一”,即“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比如深圳已打造出全市統一公共信息資源庫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每天數據交換量超過2000萬條。數據共享,受益的是企業和市民。深圳相繼推出“不見面審批”“秒批”“刷臉”等便民利民措施,減輕企業負擔,讓市民少跑腿。

關鍵詞7:“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政

11月,深圳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方案》,提出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萬億級和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全球重要的新經濟發展策源地。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國家基因庫

感言:對於最新的實施方案,民間評價為“新政”,因為這重新對深圳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了表述。從2009年起,深圳先後出臺了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政策,此後又將生命健康、海洋經濟、航空航天和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等確定為未來產業,共同構築了深圳新興產業陣營中的“7+4”格局。去年,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9183.55億元,佔GDP比重達到40.9%。

關鍵詞8: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

6月12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動建設,明確將於2020年啟用。此外,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園建設加快,明年即可投入使用。臨近歲末,深圳技術大學也獲得教育部批覆,正式成立。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設計圖

感言:談起深圳發展的“先天不足”,高等教育是必然會被提及的一點。但是,現在的深圳已經是新興的高等教育高地。這不僅是因為高校的數量和規模得到增長,更重要的是質量獲得長足進步。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雙雙進入新一輪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行列。深圳大學6個學科進入ESI(基礎科學指標)世界排名前1%,並新增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南方科技大學建校不到6年,即獲批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內地高校第8位。

關鍵詞9:新增一批重大科研機構

3月31日,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在深啟動,深圳再添重大科研機構。此外,省部共建的合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序建設,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已獲批開建。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深圳國際生物谷效果圖

感言:深圳在創新載體建設和基礎科研領域陸續取得重大突破。截至10月底,全市累計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1家,國家及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1811家。比如鵬城實驗室是首批啟動建設的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為主要依託單位,目前設有網絡通信、先進計算和網絡安全三個學術方向。據稱,實驗室最終完成建設後,這裡將彙集超過2萬名科學家。

關鍵詞10:最嚴格知識產權保護

今年深圳繼續實施最嚴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一方面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立法,號稱“史上最嚴”的《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正在修訂研究中;另一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覆同意深圳建設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華為專利牆

感言:科技創新離不開法治環境,而知識產權正是深圳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和最嚴知識產權保護相映襯的,是深圳專利繼續領先。據市知識產權局統計,今年1-8月,全市專利申請147903件,同比增長3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4919件,增長15%;專利授權93318件,同比增長60%,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4259件,增長20%。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來源 讀創App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