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深圳2018年把创新的旗帜举得更高。置身更大格局,深圳确定自身的目标定位,那就是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展现更大担当,深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

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深圳商报梳理出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看看2018这一页上的亮点。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2018年11月1日,深圳人才公园举行无人机表演,城市上空出现“我爱深圳”字样

关键词1:“全国的一面旗帜”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高度肯定深圳的科技创新,突出强调“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南山科技创新区一角

感言:“全国的一面旗帜”,是对深圳科技创新给予的极高评价;“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对深圳创新引领提出的极高寄望。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创新驱动的代表,也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体现。2003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完成了第二个千亿目标,此后以平均每年一个“千亿元级”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已然超过2万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639亿元,同比增长11.24%。

关键词2: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7月17日-18日,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深圳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提出分“三步走”建设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2018深圳设计周

感言:到2022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居国际前列;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全球领先。这张时间表,正是深圳创新的路线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圳不仅成为国内的领军人物,而且对标国际一流,提出了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的目标。

关键词3: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深圳湾红树林

感言:可持续发展议程是联合国提出的全球性任务,深圳成为建设试点是承担更大责任的体现。特有的“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意味着深圳将通过创新直面“超大”挑战。根据批复内容,深圳将重点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程,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4:“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8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强调大湾区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粤港澳大湾区

感言: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层面的区域增长极,更是全球视野里的创新领头羊。大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与深圳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目标方向一致。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一再强调,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这要求深圳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在打造国际一流湾区中发挥引擎作用。建设这条科技创新走廊,深圳已经破题,比如今年备受关注的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正是关键节点之一。

关键词5: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7月,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进一步明确,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深圳中心区

感言: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的旗帜举得更高,深圳的抓手就是这条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比如基础研究,深圳明年1月1日实施《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以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为目标导向,着力在基础、前沿、源头研究领域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着力实现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

关键词6:新型智慧城市

4月3日,市政府召开智慧城市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一流智慧城市建设。7月,我市印发了《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第四届智博会

感言: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总结为“六个一”,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比如深圳已打造出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库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每天数据交换量超过2000万条。数据共享,受益的是企业和市民。深圳相继推出“不见面审批”“秒批”“刷脸”等便民利民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让市民少跑腿。

关键词7:“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政

11月,深圳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重要的新经济发展策源地。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国家基因库

感言:对于最新的实施方案,民间评价为“新政”,因为这重新对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表述。从2009年起,深圳先后出台了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政策,此后又将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和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确定为未来产业,共同构筑了深圳新兴产业阵营中的“7+4”格局。去年,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183.5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9%。

关键词8: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动建设,明确将于2020年启用。此外,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园建设加快,明年即可投入使用。临近岁末,深圳技术大学也获得教育部批复,正式成立。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设计图

感言:谈起深圳发展的“先天不足”,高等教育是必然会被提及的一点。但是,现在的深圳已经是新兴的高等教育高地。这不仅是因为高校的数量和规模得到增长,更重要的是质量获得长足进步。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双双进入新一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行列。深圳大学6个学科进入ESI(基础科学指标)世界排名前1%,并新增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南方科技大学建校不到6年,即获批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内地高校第8位。

关键词9:新增一批重大科研机构

3月31日,鹏城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在深启动,深圳再添重大科研机构。此外,省部共建的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序建设,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已获批开建。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深圳国际生物谷效果图

感言:深圳在创新载体建设和基础科研领域陆续取得重大突破。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1家,国家及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1811家。比如鹏城实验室是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为主要依托单位,目前设有网络通信、先进计算和网络安全三个学术方向。据称,实验室最终完成建设后,这里将汇集超过2万名科学家。

关键词10: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今年深圳继续实施最严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一方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号称“史上最严”的《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正在修订研究中;另一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深圳建设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华为专利墙

感言:科技创新离不开法治环境,而知识产权正是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和最严知识产权保护相映衬的,是深圳专利继续领先。据市知识产权局统计,今年1-8月,全市专利申请147903件,同比增长3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4919件,增长15%;专利授权93318件,同比增长6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259件,增长20%。

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的十大“高光时刻”!

来源 读创App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