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每90分鐘就能欣賞一次日出!一起暢想地外生活

人類數千年以來,都在試著理解宇宙的浩瀚邊界,我們用望遠鏡觀測,也派出過太空船,宇宙浩瀚的無限廣大讓人類難以一探全貌。距離地球37億英里,28億英里朝著地球前進,從比冥王星的軌道更遠處出發,我們不禁會納悶,若在我們的太陽系,距離就如此遙遠,宇宙究竟有多麼浩瀚?在那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嗎?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木星距離地球將近5億英里,小行星帶距離地球1億7千300萬英里,再往地球方向前進,我們就能看見火星。我們內心深處對探索宇宙有種難以壓抑的渴望,超越已知的疆界,為了人類拓展知識。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1962年,美國總統肯迪尼鼓舞了人類的探索天性,因為他發表了著名的月球演說:太空在那,我們要升上太空,月球和其他行星都在那,追尋知識與和平的新希望也在那裡,因此在我們啟航之時,請求上帝賜福,人類所展開最危險也最偉大的這趟冒險之旅。

僅僅7年後,在1969年的夏天,農神5號火箭,這具史上最強大火箭相當於36層樓高載著三維太空人發射升空,展開最具野心的太空冒險,前往那顆臨近星球,使我們能標記並記錄數千年的時光推移:月球!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火箭花了將近三天才到達太空中與地球最臨近的星球,這段時間地球上有數百萬人屏息以待,每一小時都讓人類持續朝未曾探索的遠方前進,這趟旅程運載了人類數千年的夢想和抱負。然後再一個令人讚歎的短暫瞬間,人類踏出的那一大步永遠改變人類心中對無限可能的定義。

為了理解太空的無盡廣闊,就先從地球的臨近區域開始,人類只有踏足過其中兩個地方。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而且體積很大,直徑約為地球的四分之一,是太陽系的第五大衛星。由於它體積很大又距離非常近,以至於對地球產生牽引作用,影響潮汐甚至能穩定地球。月球距離地球大約23萬9千英里,但以宇宙的距離而論,兩者其實緊靠著彼此。

如果沒有月球的引力牽引,地球會傾斜並在軸線上劇烈搖晃,而不只是些微搖動。若地球傾斜的角度太大,照射到地表的陽光量會改變,導致大量的冰在兩極和地球上其他地區之間不斷移動,這會對地球氣候的微妙平衡造成深遠的影響。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幸好月球保護著我們,免受氣候混亂和變化無常的威脅,以恆定悠久之姿緩慢繞行著。地球的引力牽引著月球,讓它持續繞著地球運轉,像綁在緊繩上的球不會失控飛入太空。或許很難想象月球繞行地球的速度超過時速2200英里,比子彈飛行的速度還快。然而當我們從地球觀望時,卻難以察覺出月球的移動。

從地球上觀看月球,它在太空中總是顯得平穩,事實上所有繞行地球的物體看起來都一樣平穩,但表象是會騙人的。我們看到影片中的國際空間站,或近期退役的太空梭,在地球外側250英里處靜靜繞行著,很難體會到這些太空船運行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實際上它們以比子彈快約20倍的速度行進。在國際太空站裡的太空人每90分鐘就能欣賞一次日出。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假設太空梭在距離地球近一點之處繞行,時速1萬7千英里在地球上來看是怎樣呢?你得先知道它接近的時機和方向。以每秒5英里的速度在地球上低空飛過,要等它飛過你身邊才會聽到聲響,當你發現時它已經消失在地平線,你甚至連轉頭都來不及,可見速度之快!

//

一起暢想2040年人類首次登陸火星的生活,定居火星是終極目標!

//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第一批宇航員馬上就要向火星出發了,經過為期6個月的人類航天史上最長的太空旅行,他們終於要著陸了。

可是要在哪兒著陸呢?

理想的著陸地點是那些地質比較多樣化的地方,這樣在比較小的範圍裡就可以探索更多的東西。當然這個地方一定要挨著那些曾經有過水的地方,因為有水的地方發現生命的幾率比較大,而且最好是溫帶或者熱帶。

綜合這些因素,火星最好的著陸位置,應該是水手峽谷的北邊,因為這附近地質比較多樣化。火星探測器探路者和海盜1號也都是在這附近著陸的。同時,這裡也是建立火星基地的好位置。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在地球的偏遠地區,我們可以建立基地,因為我們可以找到所有需要的東西,例如空氣,水和生火用的木頭。但是在火星上呢,我們也得靠自然環境。首先我們可以利用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製造氧氣,在火星上種植食物,從大氣中獲得水分。有了這些自然資源,再加上從地球上帶來的物資,我們就基本具備了建立基地所需的條件。

火星基地建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尋找火星生命,無論是曾經的還是現存的。宇航員可以通過雷達在方圓幾百米的地方尋找地下水,找到後再用鑽探設備打出井來。他們採集的樣本會被帶到基地仔細研究,以尋找其中的生命痕跡。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如果證實火星可以支持生命存在,那麼宇航員就可以搭建一個溫室,利用火星的水,土壤和陽光種植作物。在尋找生命跡象的同時,宇航員還要時刻與一個威脅他們的最大敵人作鬥爭,那就是重力!

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三分之一,我們還不能確定這對人類骨骼和肌肉會不會造成損害。如果會的話,那麼建立移民地就恐怕不行了,太空旅遊倒是可以開發,但是火星就只能是旅遊景點,而不是我們的久留之地了。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重要,那就是人類能不能在三分之一的地球重力下保持健康。很多猜測是可以的,但目前還沒有數據支撐這種猜測,所以只能是猜測。

獲取火星上的研究數據後,宇航員把數據發回地球也非常關鍵,火星到地球之間的信號往返需要40分鐘,這還要取決於兩者的相對位置,信號延遲將會影響宇航員的工作。

這就意味著火星上的宇航員很多時候要靠自己做決定,因為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控制中心不可能對宇航員下令說:好,第二步,往左轉,朝著石頭走!這肯定是來不及的。所以他們要自己做決定。宇航員裡的指揮者必須要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地面控制中心只是起輔助和後援作用。

宇航員們居住的房屋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火星建築。火星協會的計劃中提議,宇航員早期居住的房屋就是飛行器本身,有6米多高,直徑8米多。飛行器有兩層,上層是客艙和公共活動區,下層是實驗室和工作區。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雖然同大多數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相比,這裡比較狹小,但實際使用起來,並沒有那麼糟,也不會感覺太擁擠。可以把客艙儘量的縮小,為公共活動區留出較大的空間,以方便大家互動。

當火星上的宇航員越來越多時,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搬到地下居住。因為火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沙塵暴可以掀翻地上的所有建築物,強烈的紫外線輻射和宇宙射線對人類的生育十分不利。我們希望人類可以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繁衍後代,而這個地方就是地下。

火星的地下住所可能有點像現代的商場,照明應該不錯,能源來自核能和太陽能,生活條件也應該不會太差。當然,假設前提是那時的科學技術已經足夠發達!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雖然所有的這都都只是設想,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不久就能真正實現登陸火星的願望,而且是你我可以親眼見證的那一天!

宇航员每90分钟就能欣赏一次日出!一起畅想地外生活

來源 宇宙探索、中國科技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