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用舊棉花鋪棺材,老太太走不了,上了她的身!

兒媳用舊棉花鋪棺材,老太太走不了,上了她的身!


說起來我們有很多的民間風俗,民俗,就拿白事兒來說吧,就有很多的規矩在這裡邊,下面我就講一個我們村發生的事情,是很多老人都說親眼看到的。

當時的年月家裡日子都不好,可是我們這邊死人是有講究的,那時候還沒有火葬的規定,老人如果去世了,都是裝棺材下葬的,但講究就在這裡,這棺材得用新棉花把底鋪好,一般情況下是由女兒或侄女來撲,如果沒有,那就兒媳婦上。

我要說的這一家就沒有女兒和侄女,老太太嚥氣之後,家裡人就忙活著準備後事,買棺材扯白布,當然還有棉花,話說這家的兒媳婦,老太太活著的時候就不孝順,但也不是特別過分,沒到不給吃不給穿的程度。

兒媳用舊棉花鋪棺材,老太太走不了,上了她的身!


當時棺材買回來,就有人忙著打麵糊,然後就讓兒媳婦拿了燒紙去糊棺材,等把棺材裡面都糊好了,這就要鋪棉花了,兒媳婦卻不願意了,“人都死了,還用新棉花做什麼啊?正好我兒子的棉衣棉褲都小了,還有個小褥子也舊了,這新棉花我就給孩子做新的,把孩子的衣服和褥子裡的棉花給她鋪上不就行了嘛?”

有老人們聽到這個不願意,說:“老輩子的規矩,就得用新的。”

“大娘,不是我說,現在家家飯都要吃不起了,我家買棺材的錢還是借的呢,眼看著就要入冬了,我們可是連給孩子買棉花的錢都沒有,這有現成兒的你不讓用,到時候天冷了上你家拿棉花去?再說了,人都死了,還講究那些幹什麼?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兒媳婦當時就把那老人給頂了回去。

在場很多人都想勸,可後來一想,又不是自己家人,管那幹什麼?她作兒媳婦的都不嫌寒磣,我們得罪這人做什麼?畢竟已後還得和活人處,這死的就委屈一下吧。結果當時就沒人再說什麼了,兒媳婦也把孩子衣服褥子拆了,舊棉花就鋪了棺材底兒了。

按照當時的規矩,死人是要停靈的,一般是七天,但兒媳婦不願意,那時候規矩也不是那麼死,就改成了三天,本來老太太入殮之後還挺太平,可是到了要埋的那天下午,出事了,聽說當時都行完禮了,只要兒媳婦把飯罐子一抱,兒子把幡兒一扛,灰盆一摔這就齊活了,那叫材起人安樂,入土家宅寧。

兒媳用舊棉花鋪棺材,老太太走不了,上了她的身!


可就是這麼一個節骨眼兒上,兒媳婦頂塔抱罐,剛抱起來,就不動了,這時候家裡邊的人已經開始跪地上哭了,她可好,找了個板凳坐下了,邊上勞忙的和等著抬棺材的就奇怪了,剛想問是怎麼回事兒,兒媳婦開口說話了!

“都別哭了,你們都給我說說,這是怎麼回子事兒?我死了死了,可是下面不收我,說我身上有生人味,我說那就回來吧,可上面的人說我已經死了,回不來,現在我就這麼不上不下的卡著,連個收我的地方都沒有!”兒媳婦一張嘴就是一口老腔兒,知道的人一聽就感覺這不是本人,現像是老太太的口氣!

這一下子人們可是炸窩了,這不是邪了麼?死了的老太太跑到兒子媳婦身上去了,一陣驚慌後,人們看也沒什麼別的事兒,就仗著膽子細問,可這被老太太上身的兒媳婦就反覆這幾句,也問不出個什麼來,最後沒辦法,有人去請了神婆,要說還是專業的,人家神婆一來,就把事情搞清楚 了。

原因就出在那鋪棺材的棉花上面,那衣服和褥子連洗都沒洗,尤其是褥子上還有老太太沒滿四周歲孫子的童子尿......

要說這還沒有生人味,那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沒辦法一家子又把老太太給從棺材裡抬了出來,鋪上了新棉花,這回棺材蓋一蓋,兒媳婦也從凳子上跌到地上了,腦袋磕在地上出了好大一個包,過了好一會兒,人才緩過來,問她什麼都不知道,就是說頭疼......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事慢慢的就淡了,可是我們這邊到現在,哪怕是用骨灰盒了,還是會把裡面鋪上新棉花,生怕已故親人走不了,回來要!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綜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