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線城市潛意識與一線城市軀殼的矛盾

我的三線城市潛意識與一線城市軀殼的矛盾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在廣州實習了十多天。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時間,中間還夾雜著一個多小時的擠地鐵之旅。在感受廣州這座一線城市的快速便捷之時,又體會著它的豬的柵欄般的人群分流措施。早晨的三號線就如動物的獵場一般,我即使毫不動彈,也有人推著我走,更讓人有意思的是一個個阿姨臂力比我單身多年的麒麟臂還要驚人。

不過我身體早已經習慣於三線城市慢悠悠的生活,沒幾天就因辦公室溫度過低而感冒了,我還自信滿滿以為自己在學校鍛煉出了好身體,結果呢如此的生活強度下還是被病毒入侵了。原來就算我的精神上想擁抱大城市的生活,可身體裡隱藏的東西卻在抵制這樣快節奏的生活,算來我也已經很久沒自己靜下來泡一杯功夫茶。

我的三線城市潛意識與一線城市軀殼的矛盾

可話說回來,大都市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1.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內部有地鐵、BAT、公交、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等交通工具解決大流量人口的短距離轉移,為跨區工作帶來可能。而對外還有多個機場、火車站、汽車站,有了多個對外人口運輸樞紐,打通了農村與城市間的壁壘,加速城市化的發展。教育方面來講,學校眾多,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比小城市的教育有更多市場的選擇,而在大城市裡學位必定是跟住宅掛鉤的,這勢必會篩選掉很多外來的人口,或者說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得到大城市的優質教育,必須將自己口袋裡的錢投入到這座城市的基礎建設中來。還有是醫療、養老、人才福利也與小城市差距很大。

2.商業發達,人口高度集中,通過個人能力來獲取機會的成本較低。我第一次商業教育便來自廣州中大附近的國際輕紡城。這座輕紡城便有汕頭的一個區之大,而且涵蓋了服裝的整個產業鏈 。而且廣州不僅僅只有一個形成完整產業鏈的市場,具我所知還有體育西的服裝成品市場與芳村的茶葉市場,它們是內銷甚至外貿的交易聖地。當然廣州還有工作效率更高、商業模式更加完善的CBD。例如,我實習的公司中一個8個人的媒體部門,一年居然能跑幾億的流水。所以大城市是更加高度分工與精細合作的地方。相對應,個人的能力可以在大城市裡得到放大,而不像小城市那樣人口稀疏、裙帶效應嚴重、生產效率較低,而這遍是大多數小城市的父母教唆自己的孩子去獲得一份編制內的工作,考取公務員的原因。當然大城市如此競爭激烈,也是高度市場化的原因。

我的三線城市潛意識與一線城市軀殼的矛盾

可我三線城市的意識總喜歡跑出來做怪。它告訴我老老實實和你很多朋友一樣,出來讀個書,體驗幾年大城市的生活就好了,以你的喪氣半頹怎麼可能在大城市的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呢?就算能夠生存,你能在這裡立足下來?甚至你以為你能上演屌絲逆襲之路嗎?

好吧,你心中自有答案,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城市也有它的美。而我呢,一出生下來就有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