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城市的发展,文化日积月累的积淀。作为古都的西安也不例外,大街小巷多的数不胜数,可能有好多街巷是你闻所未闻的,有些街巷你经常走却叫不出名字。

不过相信大多数的西安人对当地的有些地名都会有许多不解,就像我们今天的主角——大皮院!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相信许多人初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这是谁家的院子吗?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呢?其实不然!

大皮院位于北院门北端,麦苋街南端,西段与北广济街相接,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商业大街。1966年改名为人民路,1972年恢复原名。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相传,明朝时,因街上有很多绸皮生意,因此得名大皮院。今天,在大皮院中还有一条名叫绸皮巷的死胡同。

大皮院是西安回坊内的一条不长的街道,只有398.5米。主要以街道内所经营的回民饮食而闻名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提起这里,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也都是回民了,但却很少有人会知道它背后的历史与故事。

明代时,永寿郡王的镇国九将军府,在当时的长安县京兆坊,即今化觉巷以北,大皮院以南,北广济街以东,北院门以西的地方。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清代,大皮院街南还有抚标左营游击署。清光绪年间的西安府地图中,大皮院东口路北有两广会馆,当时里面崇祀关帝和文昌。

解放后,两广会馆所在地改造为团结小学,现在的团结小学虽然也没有了学生,但是“莲湖区团结小学”的门楼依然在此地矗立着。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大皮院内居住的都是回民,和我们不同的是大家的信奉是不一样的。文化的交融也在时间的长河中完善进展着,大皮院清真寺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

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寺门坐南朝北,临街置镜面大门,东西两侧各有砖雕照壁,呈八字形,门上悬挂着“清真寺”木匾。身处闹市,但还是有着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大皮院街北从西向东有4条不通的小巷,分别是张家巷、李家巷、刘家巷、绸皮巷,老百姓口中的绸皮巷印证着大皮院当年的绸皮生意。

早先,绸皮巷是通小皮院的,而现在要去小皮院,只能从东边的麦苋街或者西边的北广济街绕过去。其他小巷均是老百姓以姓氏相称,李家巷里过去住的多是李家人,张家巷也是一样。


西安大皮院,文化的沉淀,不曾想你原是这样的一条街!



古往今来,有些记忆在时光中慢慢的流逝着,如今的大皮院已经显少有人去以皮业和绸缎为生了。走在这个不长的巷子里,你会感到浓厚的市井气息。

路两旁叫卖声四起,流动摊位前人群熙熙攘攘,这里的美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大家。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