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的妻子》:候麦“道德”主题电影的半衰

候麦的这部作品,真的比“六道德故事”稍逊——也就是衰退的委婉说法。《飞行员的妻子》刻画了一个可爱的男人形象,爱情,巧遇,表述永远是侯麦电影的三大基本元素,概括来讲就是走路+说话,追究起侯麦的叙事方式,其实原本故事就没有故事,也根本不能构建起一个故事的框架,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及戏剧故事情节是依托人物+矛盾来构成的,矛盾的解决产生了结局,而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则决定了结局的性质。

《飞行员的妻子》:候麦“道德”主题电影的半衰

实际上,他并没有走出“道德”主题。这使我感到奇怪,在《六道德故事》中,道德—男女关系的探讨仍没有穷尽吗?这说明,对“道德”主题的发掘,是没有止境的。那么,这样一来,我认为,就必须将形式—外在的这一层叙事,加以多样化,才能进一步推进主题的探索深度。

《飞行员的妻子》:候麦“道德”主题电影的半衰

而候麦的问题,就是他的重复性。在主题上的;在故事(叙事)上的;在拍摄技法上的……实际上,他形成了类似于布列松的一套拍摄法则。中景。对此,个人以为,其拍摄手法(方法)其实并不如布列松的丰富——后者虽然没有形成什么体系构架之类的东西,但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摄取,局部的摄取,画面构图的摄取等等。布列松的法则是减法。而候麦,单从技术角度看,还是受新浪潮的“纪实”倾向的影响。然而,又未达到特吕弗的“极致”。故此,显得中规中矩。

《飞行员的妻子》:候麦“道德”主题电影的半衰

自然,候麦的特点,实是他那“道德”主题的叙述的特点。这在《穆德家的一夜》中达到了顶点。因此,反观这部《飞行员的妻子》,其道德寓意,跃于纸上。主要的叙事结构和“六故事”接近或者说完全是延续。可是,这样不停地反复自我复制,是不能向着“道德”这个目标,更进一步的。必须转换故事模式——也就是自我更新。

《飞行员的妻子》:候麦“道德”主题电影的半衰

其实,仔细想一下,梅尔维尔的“黑色”电影,也是在探讨道德,如果候麦去拍一部“”电影的话……那么,至少可以预见一点,那就是阿兰·德龙的表演将更上一层。其二,我不认为,这片子能作为候麦的代表作。因为,本片已经滑坡了。

《飞行员的妻子》:候麦“道德”主题电影的半衰

但是电影中也有让我很感触的片段,有个镜头是这样的:弗朗索瓦告别了安娜。个体的孤寂滴进夜色,城市就泛起温柔的漩涡。他告诫自己,你对她并非独一无二,就像她对你不是那么独一无二,你把她当女神,她把你当傻逼。你只是提款机、搬运工、维修员、千斤顶、打气筒罢了。她不肯放过你,你就要学会放过你自己。总有一个女孩儿会等着你。他写好情书,准备投到露西的邮筒里,却刚好撞见露西与一个陌生男人在门前拥吻。他赶紧退到泡桐后不让他俩发现。他手里的照片和枯叶一同飞舞、坠落,并不曾扑向灯光。在照片里,露西挽着克里斯兴的手,微笑着。

《飞行员的妻子》:候麦“道德”主题电影的半衰

你们觉得《飞行员的妻子》这部电影怎么样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