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湘平:争当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先锋”

全国人大代表李湘平:争当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先锋”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湘平

3月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小组讨论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李湘平出席并做了发言,分析了当下山东省炼油企业运行和发展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走出了一条改革、发展、创新的“不寻常”路。李湘平认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一手抓经济运行,一手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下,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山东省地炼企业实践了中央的要求,取得了相应成果,地炼企业经济指标大幅上扬,去产能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外贸进出口增幅领先全国水平的情况下,大宗商品进口量值齐增,拉动山东省进口总值增长,山东地方民营炼化企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进出口贸易形势大好。

李湘平讲道,东明石化作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民营炼油企业和菏泽市的龙头骨干企业,也取得了快速健康发展,2016年,东明石化与山东地炼企业一起,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工作部署,以无比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争当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先锋”。

全国炼油企业去产能、降成本的“急先锋”

全省地炼企业已经淘汰落后装置66套、产能6052万吨;其中,东明石化淘汰落后产能550万吨(其中异地淘汰200万吨)。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2016年上半年原油采购进口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7%,减少了国家外汇支出,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转型升级的“急先锋”

炼化企业是传统产业,但任何产业中都有不断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我们积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省地炼企业油品质量全部达到国Ⅴ标准,部分企业油品质量已达到京Ⅵ标准,实现了北京市场直供。东明石化也提前一年时间实现了国Ⅴ汽柴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率先做出了贡献。

社会贡献的“急先锋”

2016年,地炼企业拉动全省进口总值增长11.8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创历史纪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25亿元、利税318亿元、利润13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1.7%、79.1%、60%。其中,14家获得进口原油资质的地炼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81.5亿元、利税232.4亿元,分别占全省地炼企业的64.6%、73.15%。企业遵章守纪,照章纳税,拉动地方税收大幅增长,成为山东税收增长的主要支撑和亮点。

环境保护的“急先锋”

我们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生产优质产品,争做环境友好型企业。

安全生产的“急先锋”

在全国安全生产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山东省地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和防控措施,包括东明石化均实现了“九无一控一减”安全生产目标,生产装置均保持了长周期、满负荷运行。

行业政策守护的“急先锋”

自2015年国家放开原油进口政策后,地炼企业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增强自律意识,遵守行业规定,合理使用配额计划指标。

就业安置的“急先锋”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根本。截止目前,38家山东地炼企业安置员工6.5万人,每年新增就业2000人,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目前,东明石化每年有过1000万吨加工量,近1000亿元的营业额,过2000亿元的现金流,过2000万吨的物流,近万人的直接就业,对菏泽市、东明县的经济社会和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带动作用。李湘平讲道,在聆听了李总理的《报告》后,更加明确了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下一步,东明石化与山东省地方民营炼油企业将珍惜当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严格行业自律,遵规守纪,积极推动地方民营炼油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为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