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雲鷺:做創業者的領跑人

創業3年孵化71個創業項目

服務316個創業團隊、帶動5000多人就業

姜雲鷺:做創業者的領跑人

雖離開故土十八年,但是豪爽的性格、“地道”的東北口音,讓這個80後的年輕女企業家顯得親切、自然。如若不出差,每天早上10點,姜雲鷺會準時走進辦公室,微笑地和每一位員工打招呼、問好。她不像是一位老闆,更像是一位姐姐,帶著這些有夢想、有創意的年輕人,在他們創業的路上加油助威、指點迷津。

姜雲鷺,瀋陽華府青創空間董事長。1980年出生於遼寧北鎮,18歲前往英國學習,金融碩士畢業後,2004年學成回國,先後在北京知名的投資銀行和網絡科技公司工作。在國外和北京生活的十幾年中,姜雲鷺看到了很多優秀的遼寧人在外打拼。為什麼遼寧有這麼多優秀的人才,經濟卻始終不能走在全國的前列呢?為什麼大批的遼寧人背井離鄉,願意到北上廣打拼呢?懷揣著家鄉情結的姜雲鷺與幾個遼寧的“小夥伴”,決定回到遼寧為家鄉的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

“孔雀”東北飛:越是欠發達的領域,越是有商機

2014年,姜雲鷺放棄了北京令人羨慕和收入不菲的工作,回到了瀋陽,她決心用自己多年積累的資源和經驗,幫助更多遼寧人實現創業夢想。

“創業初期,我們發現東北三省很少有成規模的互聯網公司和電商平臺,但其實南方已經有了很豐富的資源和經驗。”越是欠發達的領域,越是有商機,於是他們在瀋陽的繁華地段成立了華府青年創業空間。

在與姜雲鷺交流中,她時常提到兩個詞:“氣候”和“平臺”。她說:“在杭州有很多互聯網公司,在南方電商發展也非常迅速,因為有大的‘龍頭企業’在帶動,整個地區形成了產業鏈,形成了創業氛圍。同時,一個良好的平臺是讓創業者少走彎路的重要途徑。”她講述了自己從英國回到北京,有幸在著名的投資銀行和網絡科技公司工作的經歷,雖然很苦很累,但是在短短几年內就見證了多家公司通過投融資上市的過程,正是這幾年的工作經驗讓她打開了思路、增長了見識、積累了人脈,才使得她有了今天的創業資本。

來到瀋陽,她給創業者帶來了廣泛的人脈資源、創新的品牌營銷理念以及最迫切需求的人才,她把自己定義為全方位服務創業者的人。

在3000平方米的華府青創空間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共享。華府青創空間乍看是一個環境優雅的咖啡館,給創業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只要證明你是遼寧省的大學生,在這裡就可以免費喝咖啡;只要你是創業者,留下電話號碼並將信息輸入到系統中,就可以得到1年100杯免費咖啡。同時,只要創業項目過關,創業者將可以免費入駐青創空間,享受孵化及指導、創業培訓、創業媒體、投融資對接等細節服務。青創空間也會為早期創業的團隊,提供開放式的辦公場地。

見證越來越多遼寧人的好想法好創意

在眾多的在孵企業中,沐諾農場是最具有遼寧特色的一個創業項目,從初期3個人發展到現在60多人的團隊,6月6日其在天貓的旗艦店,十分鐘就賣出了60000袋盤錦大米,刷新了天貓多年來的同類紀錄。姜雲鷺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沐諾農場孵化的成功是個里程碑,它的成功證明了遼寧有了真正的本土電商企業。

在沐諾農場的成長過程中,青創空間利用自身資源和創新的營銷方式輔導項目,從頂層設計與資源對接幫助他們去度量和合作。正是這種“保姆式”的服務,使得這個團隊迅速發展,並且在短短几年中成為估值1個億的企業。談到孵化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姜雲鷺的幸福溢於言表。她興奮地說,就在不久前,青創空間團隊又幫助沐諾農場對接了1000萬資金,佔10%的股份。

對於姜雲鷺來說,沐諾農場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樣,從最初的孕育到不斷地培養,一步步走來,凝集了青創空間和沐諾農場每一個創始人的心血。

姜雲鷺告訴記者,三年來,青創空間成功舉辦了296場以創業和投資為主題的論壇、培訓、投資見面會、青創訓練營、校園公開課及各種競賽活動。她看到越來越多的遼寧人有好的創業想法,而且趨於成熟。通過承辦大賽,目前華府青創擁有在孵項目71個,投資項目13個,累計投資超過7300萬元,解決了5000多人就業。

女性創業者更值得尊重和敬畏

姜雲鷺認為創業不是簡單地做生意,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是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能夠打造產業的生態鏈。對於創業者來說,如果對一個行業真正瞭解,可以集合各方力量去打造產品乃至整個行業;如果缺乏經驗,可以去找投資機構,尋找創業項目,先期投入10萬到20萬作為種子放到項目當中,隨著資本市場的增值,這顆小種子也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對於華府青創空間來說亦是如此,姜雲鷺說,在孵企業所有的盈利都是創業團隊的,而青創空間最終將獲取資本市場的收益。

談到自己的兒子時,姜雲鷺說,我的創業動力以及我這麼多年的奮鬥,就是希望能夠給兒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他知道媽媽是一個有想法、有事業心的人,能夠讓他以媽媽為驕傲。姜雲鷺覺得每一個創業女性都倍加值得尊重和敬畏,因為女性承載了比男人更多的生活壓力。

創業初期,她懷著4個月的身孕裝修了30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孩子未滿2個月,青創空間開始正式運營;孩子不到一歲,開始跟著媽媽出差談合作。也許正是因為媽媽的堅強和獨立,還不到2歲的孩子比其他孩子顯得更加懂事和聰慧。姜雲鷺告訴記者,創業辛苦,當媽媽更辛苦,而正因為當了媽媽,更要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談及未來計劃,姜雲鷺覺得高校始終是創業者的搖籃,要孕育更多成熟的創業者,首先要把高校的創業創新學院激活,讓其真正變成一個二級學院,培養一批能創業想創業的青年。同時她希望能夠將遼寧青年創業者創投基金真正利用起來,成為遼寧省的天使基金,能夠為創業者提供創業一條龍服務。

雖然每天很辛苦,但是姜雲鷺在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雖然在創業路上每天都會遇到各種未知的困難,但是她始終堅信,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都會“柳暗花明”。

姜雲鷺告訴記者,現在是她最好的狀態,她已經將生活過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