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條神祕線,叫“黑河—騰衝”線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中國國土上,有一條看不見的線,你不一定知道它,它卻可能影響過你的生活。這條線北起黑龍江省黑河,一路向著西南延伸,直至雲南騰衝。1935年,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主任胡煥庸通過數萬個數據一點一點在地圖上摸索出這條線。

那時他是從人口的角度看這條線的——線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長河孤煙”,佔中華民國國土面積的64%,卻僅有4%的人口;而線的另一頭,是“小橋流水人家”,僅有36%的國土,卻聚集著另外的96%的人口……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那是一條清晰的、幾乎驟然就從熙熙攘攘變得人煙稀少的分界線,就好像從南到北的中國人,在接近這條線時會意識到什麼,於是不約而同停止了向外遷徙的步伐。

這讓胡煥庸忍不住在論文中感嘆:“其多寡之懸殊,有如此者。”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我們先來看幾張有趣的地圖,這是QQ即時在線人數地圖。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阿里菜鳥的物流預警雷達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三張地圖,都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卻隱隱展現出一條80年前畫下的線。“胡煥庸線”,也叫“黑河-騰衝線”,滄海桑田,唯獨這條線沒變。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中國地圖從“海棠葉”變成了“雄雞”,分割線兩側的面積對比改為57%:43%,中國人口從“四萬萬”變成了13億,而人口對比,只移動了1.8%。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三線建設、上山下鄉、改革開放,在它面前都是“小打小鬧”,理解中國的一切經濟現實,都要從這條巋然不動的線開始。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中學時代,我們都學到過,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當時我們批判它,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確,中華文化最相信“人定勝天”(連西高東低的地形都是共工撞出來的)。

我們建造了三峽與天路,實現了南水北調和西氣東輸,然而胡煥庸線一巴掌把你我打回現實,所謂人定勝天,不過是順應自然而已。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中國地形分為三大階梯,地勢相對平坦的第三級階梯,與太行山區、關中平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共同組成了胡煥庸線的東南一側,這可不是巧合。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不僅是地形,胡煥庸線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也頗吻合,這是中國半乾旱區與半溼潤區的分界線。也是古時遊牧與農耕文明的分界線。當然,這條線不是自古就有,秦漢時代,西北人口比例遠高於現在,然而宋元之際的一次全球氣候突變改變了一切,西北地區氣溫降低,雨水減少。

全國人口從此向東南一側聚集,並隨著農業發展穩定增長,胡煥庸線逐漸成型,直至如今。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關於胡煥庸線,其實地理與歷史都是老生常談,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這條線在如今意味著什麼?首先,GDP對比上,胡煥庸線西北一側,貢獻了中國GDP的4.3%,東南一側則貢獻了95.7%。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一邊人口多,一邊資源多,迴歸到這個比例,倒也不算讓人意外。其次,它是路網的分界線。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也是教育資源的分界線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還是霧霾的分界線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也是風景名勝的分界線

一切就是這麼神奇,如今,中國依舊有94%的人口居住在胡煥庸線的東南面;96%的國家級風景名勝。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在中國有一條神秘線,叫“黑河—騰衝”線


古人常說:天知地利人和,人因地理環境而居。為什麼西藏高寒地區、新疆乾旱地區、內蒙古高緯度地區這三高地區的人喜歡吃牛羊肉而不吃豬肉,而胡煥庸線以東南的漢人則喜歡吃豬肉而不愛吃牛羊肉,這也與地理環境、氣候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