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勝不足喜,此坑不填,之後兩場國足會更加艱難!

國足終於迎來了亞洲盃的首秀,不出意外,廣大球迷在提心吊膽中陪國足熬過了90分鐘的比賽。雖然國足最終2:1擊敗吉爾吉斯斯坦,拿到了重要的3分,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運氣和福氣是國足本場獲勝的關鍵,而全隊的狀態與之前相比並無本質提升,相反,國足的一個軟肋在整場比賽中顯得尤其扎眼。

首勝不足喜,此坑不填,之後兩場國足會更加艱難!

在本場比賽中,裡皮最大的變化是對國足防守體系的調整,從開場的三中衛變成後來的四後衛,但無論是五後衛體系還是四後衛體系,國足都給對手留下了足夠多的空襠,特別是在本方後衛線的正前區域,常常留給對手一大片開闊地。若不是吉爾吉斯斯坦前鋒球員射術平平,國足的大門可能不止一次被攻破了。

也許有人會說國足後衛很不適應裡皮的三中衛體系,改打四後衛就好了很多,但這種好是建立在對方下半場體能下降,國足加強中場兵力基礎上的。應該說,國足的後防軟肋不是由於如何選擇防守體系,更主要的是因為防線球員在防守意識和比賽專注度上的欠缺。

首勝不足喜,此坑不填,之後兩場國足會更加艱難!

中衛作為防線的核心,及時的補位意識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國足無論是三中衛還是兩中衛,左右的橫向補位做得尚可,但當後腰球員不在位時,前後縱向的補位卻做得遠遠不夠,這也給對手在禁區前沿留下了足夠的開闊地,而42分鐘吉爾吉斯斯坦率先攻入的一球正是利用了國足的這一點。

首勝不足喜,此坑不填,之後兩場國足會更加艱難!

從慢鏡回放來看,在吉爾吉斯斯坦擲出界外球之前,處於後腰位置的池忠國被對方球員帶走後,國足的禁區前沿一片開闊地,而伊斯拉伊洛夫就處於這個位置,沒有盯人任務的中衛石柯和左邊衛劉洋根本沒有意識去補防,讓伊斯拉伊洛夫接到隊友頭球擺渡後輕鬆起腳射門,皮球恰恰就打入了死角,即使顏駿凌也鞭長莫及。

無論是五後衛還是四後衛,經常看到的景象是後衛排成一條線,不管己方後腰歸沒歸位,不管對方進攻球員如何站位,都要先拼命湊齊這條線。第63分鐘,吉爾吉斯斯坦後場斷球后發動快速反擊,在中國隊半場形成四打四的局面,可以在畫面中看到,回追的馮瀟霆放過了處於大禁區線的對方22號球員,而是迅速回到門前的無人位置。正是與他擦肩而過的22號球員在得到隊友傳球后獲得射門機會,可惜射術不精將球打偏。

首勝不足喜,此坑不填,之後兩場國足會更加艱難!

如果回追的馮瀟霆補到22號這個空位,無人可防的左邊衛來填補中衛的空缺,這樣的補位更加高效,同時也不會在禁區線上給對方22號留下如此大的空襠。後防線的生硬和教條讓國足給留下了太多空間和輕鬆起腳的機會,面對小組最弱的吉爾吉斯斯坦尚且丟掉一球,接下來對陣把握機會能力更強的菲律賓甚至韓國時,這樣的空襠和射門良機必將讓國足大門面臨嚴峻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