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些關於吃雞的小祕密……

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養雞在中國已有8000年的歷史。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鳳的形象來源於雞,據《太平御覽》記載“黃帝之時,以鳳為雞。”現今,雞爪亦被稱為“鳳爪”。

告訴你一些關於吃雞的小秘密……


如今,雞更多的成為了人類飲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據統計,近30年來,我國雞肉消費量快速增長,增速超豬肉消費增速的接近一倍,也遠高於世界雞肉消費增速,是僅次於美國的雞肉消費大國。

雞豐富了我們的餐桌,與生活健康息息相關。要想更健康地吃雞,應看準五大要素。

第一,看品種。我國有上千個品種的雞,廣東的清遠雞、杏花雞,惠陽鬍鬚雞,海南文昌雞,貴州部落土雞,都是優質品種。

第二,看飼養週期。如果飼養時間短,味道就會差些。時間越久,雞肉的品質和價格越高。

第三,看飼養方式。草雞、土雞大多是放養,毛羽光亮,肉質緊實、有嚼勁。而籠養雞的骨頭比較軟,毛色不光亮,肉的品質會差些。

第四,看飼料。吃飼料的雞味道和口感可能會差些,吃螞蟻、蟲子、腐殖土的雞,肉質更緊實。

第五,看烹調方法。雞的做法非常多,南北差異大,不同品種的雞,做法是大不一樣的,比如炒制辣子雞,用土882口感較佳。

告訴你一些關於吃雞的小秘密……


一些人認為雞皮和蛋黃的脂肪、膽固醇含量高,最好不吃。其實,雞皮富含膠原蛋白,蛋黃是不折不扣的營養寶庫,富含優質蛋白、單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素,營養價值遠超蛋清,是蛋類營養的精髓,一般人吃些也無妨。

秋天是吃雞的好季節。根據中醫養生觀點,秋要平補,滋陰潤燥,益氣補腎。雞肉性溫,適合配伍藥膳,比如雪梨燉雞湯、板栗蒸雞、當歸山藥烏雞湯等。此外,入秋後可以結合時令蔬菜烹製一些與雞有關的菜餚,如秋葵炒雞蛋、雞肉玉米粥、蔥椒雞片、青椒炒雞胗等。

告訴你一些關於吃雞的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