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與動車,地鐵與輕軌,它們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昨日,一篇兩輛高鐵飆車的視頻在微博上火了起來,顯示拍攝者乘坐的復興號超越了旁邊的和諧號。但筆者仔細觀察發現,所超越的這輛和諧號其型號為CRH1B,其車次是D字頭,最高時速不過250km,而復興號大多為G字頭,時速可達350km,將二者統稱為高鐵其實並不準確。

高鐵與動車,地鐵與輕軌,它們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那麼高鐵和動車究竟區別是什麼?

高鐵是高速鐵路的簡稱,也就是說,高鐵指的是線路而不是車輛,目前我國現行的高速鐵路有250km/300km/350km三個時速等級。視頻中無論是和諧號還是復興號,均為動車組,時速不超過250km的動車組通常車次為D打頭,而時速250km以上的動車組則為高速動車組,為G打頭。雖然目前大眾論調通常已經將高鐵指代為列車,但無論如何,視頻中所超越的CRH1B型和諧號動車組並不能稱之為高鐵。

高鐵與動車,地鐵與輕軌,它們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還有一個大家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就是地鐵和輕軌。前陣子重慶軌道交通環線發生的人防門與列車相撞事故,有媒體稱之為地鐵,也有媒體稱之為輕軌。許多人認為,在地上跑的就叫輕軌,在地下的才叫地鐵。其實,二者的差異並不是以此來區分,而是根據軌道、列車編組、運行速度、載客量大小等多項因素。簡單來說,地鐵的平均載客能力高於輕軌,車廂寬度和長度、編組數量也要長於輕軌。按照上述標準,發生事故的重慶環線列車所採用的6節編組As型大車廂及平均載客能力均大於被稱為輕軌的2號線和3號線,因而屬於地鐵範疇。但無論是輕軌還是地鐵,均可統稱為城市軌道交通。

高鐵與動車,地鐵與輕軌,它們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對於普通人而言,無論是該叫高鐵還是動車、地鐵還是輕軌可能實際意義並不大,但媒體應該本著嚴謹的原則,在概念上力圖準確,引導大眾獲得更加科學客觀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